【專題探索】Open Data運用於農業發展之作法與展望
陳映竹 (2013/10/07) 《台經月刊第36卷第10期》
當愈多資料在網路上開放使用權限而自由被使用時,就愈可以達到技術與意見交流並加速整體國家或產業的環境創新,並啟發許多人的創意。開放資料(Open Data)在國際間已經不只是趨勢,而是必行的方向。
世界銀行在Open Data Essentials頁面中提到所謂Open Data可分為兩種意義:(1)技術開放(Technically open):資料可以被機器閱讀,不受資料格式所限定;(2)授權開放(Legally open):表示任何人都可以對這些資料進行商業或非商業的使用,也無任何使用限制。
在相關開放資料的議題中,開放政府資料(Open Government Data)議題倍受各界重視。在Open Knowledge Foundation所編撰的開放資料手冊(Open Data Handbook)中也提到開放政府資料可發揮的影響包括:透明度與民主監督、共同參與、自我啟發、改善或是創建新的商品與服務創新、改善政府服務的效能與效率、政策影響的度量、經由分析與結合從大量的資料中將來源與模式產生的新知識等。
由此可見開放政府資料可以提高民眾對政府治理的了解,以及對政策的感受和參與度,提高政府服務的效率,同時也可以促進民間創新發展,創造新的知識。
以農業為例,2012年G8工業會議中成立「食品安全與營養新聯盟」(New Alliance for Food Security and Nutrition),並在2013年4月29~30日兩天召開Open Agriculture會議,承諾G8工業國將與非洲國家共同分享農業相關資訊,召開全球開放資料運用於農業的會議,以協助非洲國家的農民、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員擁有一個可靠的農業相關資訊平台取得正確資訊,甚至將此資訊提供給全世界使用。
國際間運用開放資料於農業發展之案例簡介
(一)提供視覺化資料,迅速取得農業發展歷程
世界銀行將其擁有之資料提供於網站上(圖1),讓瀏覽者可以無需透過任何授權方式便可以取得2003~2012年之統計資料,並運用這些資料處理為圖形化資訊(infographics),更容易讓大家了解。由於網際網路的普及與便利,使用者可以運用網路上許多免費的分析工具(例如:Google Fusion Table)進行資料分析,當這些資料透過圖形化呈現後,由於圖形化資訊清楚易懂,便可讓瀏覽者透過圖形來了解相關的資訊,圖形化資訊傳播成為目前網際網路傳播資訊方式之一。
Open Data、農業數據、數位農業、開放政府、資訊透明、農業科技、智慧農業、數據應用、產業創新、政策推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