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英國政府引領企業投資節能減碳的政策做法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英國政府引領企業投資節能減碳的政策做法

王偉鴻  (2023/07/05)    《台經月刊第46卷第7期》

英國的減排政策採用了多元化策略,並以互補的政策工具、氣候變化稅、氣候變化協議、碳信託基金等誘因作為其支持體系,從而推動企業自我調整與持續進行節能減碳的投資。在短短不到30年的時間中,英國的煤炭發電比例劇減了78%,同時風能和太陽能等再生能源,在發電結構中的比例已高達50%。這些市場誘因的政策工具,在英國減碳策略中起到關鍵和不可或缺的角色,亦證明透過有效的政策工具和清晰的長期目標,可實現減碳與經濟成長的雙贏目標。

 

英國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成就令人矚目。自1990年起,英國目前已成功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約50%,這一突出表現甚至超越了同期G7其他成員國,主要的成效源自於英國迅速的減少最汙染的化石燃料煤炭的使用。煤炭在英國的發電比例從1990年的80%,驟降至2015年的30%,並在2020年進一步縮減到只有1.8%。英國政府更進一步承諾,將於2025年前關閉所有煤炭發電廠。

在過去的20年裡,英國因增加了再生能源的投入、淘汰了煤炭發電,並提高了能源效率,進而使得其碳排放量大幅下降。作為努力朝向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目標的一部分,英國政府已經承諾,以再生能源為主要驅動力,並計畫到2035年實現發電完全脫碳(decarbonising electricity generation),這其中風能和太陽能扮演了關鍵角色。

為了達成發電脫碳這項目標,英國必須將市場結構調整為支持對再生能源的大規模投資,並將再生能源的發電量增加到占總發電量的70%。英國氣候變遷委員會的報告顯示,2020年英國的再生能源成本已大幅降低。例如,海上風電的成本在過去十年內已經由每兆瓦時150英鎊降至45英鎊,低於天然氣發電的成本,進一步證明了再生能源在英國發電脫碳中的重要地位。

然而,考慮到再生能源發電量可能會有所不穩定,英國也同時在尋求新的低碳能源發電來源進行靈活調度,例如碳捕獲和封存技術(CCS)及綠色氫能。這些措施將有助於確保從整個系統的角度,能對需求和供應產生有效的激勵,進一步推動英國達成淨零目標。

英國政府運用一系列經濟誘因政策工具,如氣候變化稅、氣候變化協議、碳排放交易系統,以及碳信託基金等,來激勵並引導企業進行節能減碳投資。

本文旨在分析探討英國在減排成就上的政策設計邏輯和治理機制,並從英國的減排經驗中尋找對我國有參考價值的部分。文中首先從《氣候變遷法》(Climate Change Act, CCA)的減排政策工具開始談起,接著將探討市場誘因在減排政策工具中的關鍵作用,並分析這些減排政策工具的形成原因、功能和互動關係,最後將介紹這些政策工具的運作機制及其對英國減排成就的影響。

氣候變化稅碳排放交易再生能源碳信託基金氣候變化協議節能減碳經濟誘因淨零目標低碳技術能源轉型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