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以區域合作模式打造更具競爭力之產業環境——初探北台區域推動委員會產業發展組
謝啟賢 (2011/09/08) 《台經月刊第34卷第9期》
發展背景
知識經濟的蓬勃發展,加上全球化的趨勢,使國與國的疆界逐漸模糊,也帶動各主要都市的激烈競爭。面對全球經濟區域整合的趨勢與浪潮,與東亞國家快速的經濟發展,以及大陸經濟的崛起,台灣必須加強內部的資源整合,結合成有效的競爭優勢,才能讓台灣繼續保有高度的競爭力。為了因應國際化的腳步,隨著各使用分區的擴張,單一都會區的發展與鄰近鄉鎮間的關係愈來愈密切,造成了彼此合作的機會,也創造出更多的發展能量,惟因台灣行政區域版圖劃分過細,以致影響地方經濟的開展。
為充分發揮北台各縣市既有之資源優勢,北台八縣市(包括宜蘭縣、基隆市、台北市、新北市、桃園縣、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合組北台區域發展推動委員會,期以透過角色分工及經驗分享之方式,建置縣市合作平台,相互交流以截長補短,共同推升北台灣未來之區域發展。
北台區域發展推動委員會合作大事紀
2003年起馬英九總統在台北市長任內就開始籌備相關工作,促使台灣北部八縣市於2005年陸續展開合作與串連。此委員會屬自發性的團體組織,凝聚各縣市計畫處、都市發展局、住宅與城鄉發展局、研究發展局等相關單位,秉持對區域合作及都市發展的理念,透過幕僚會議、副首長會議、委員會議,建立起地方與地方的合作。其重大發展歷程如下:
1.2004年1月12日邀請北台七縣市首長共同簽署「北台區域跨域發展合作備忘錄」,宣示攜手合作。
2.2005年3月25日在桃園縣正式簽署「共同提案意願書」,針對北台區域「休閒遊憩部門」共同提案,向中央爭取相關預算支持。
3.2005年8月5日正式向營建署提出「北台區域休閒主題地區城鎮地貌改造整合計畫」,申請並獲實質補助經費新台幣1,770萬元,為具體合作跨出歷史性的一步。
4.為有效推動區域整合,於2005年11月21日假桃園縣成立「北台區域發展推動委員會」。
5.2005年12月20日,宜蘭縣正式加入北台區域合作。
6.2006年1月13日邀請北台區域八縣市首長齊聚台北市簽署「新時代.新作為.建構新台灣—共同合作宣言」,正式啟動北台區域合作的運轉,確立北台共同合作架構,宣示未來將朝八大議題共同合作推動。
7.新竹縣政府辦理2006年「北台區域發展推動委員會」,八縣市第一次副首長會議,爾後每半年定期召開。
8.2007年4月26日於桃園縣舉辦「共創“行動北台”新紀元—八縣市首長高峰論壇」,簽署「北台八縣市行動政府合作聯盟意願書」。
自2003年籌備以來,結合北台八縣市政府組成的「北台區域發展推動委員會」,已成功開啟了「中央與地方」的對話機會,一同探討中央與地方政府連結、國土規劃政策及區域整合等提升國家與城市競爭力之關鍵議題。其下就休閒遊憩、交通運輸、產業發展、環境資源、防災治安、文化教育、健康社福、原住民客家族群與新移民等八大議題,分別探討主政縣市負責展開建立跨縣市的合作網絡,並設有發展推動組擔任委員會之幕僚工作(附圖)。
區域治理、跨域合作、觀光工廠、產業聚落、資源整合、北台聯盟、成長極模式、招商平台、公共建設、城市競爭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