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產業動態SNG】未來GCC會員國在醫療保健產產的需求與機會

 

台經月刊

 

【產業動態SNG】未來GCC會員國在醫療保健產產的需求與機會

唐千惠  (2008/06/05)    《台經月刊第31卷第6期》

GCC的醫療保健需求正面臨轉變

隨著國際原油價格飆漲,讓擁有世界40%石油的中東海灣國家,湧入豐厚的石油美元,進而帶動區域經濟快速成長,成為全球投資布局的新焦點,並曾獲高盛證券評選為相當具有發展潛力的新興市場之一,前景持續看好。而中東海灣國家之中,又以「海灣合作理事會」(The Gulf Cooperation Council,以下簡稱GCC)為代表,包括巴林、科威特、阿曼、卡達、沙烏地阿拉伯以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六國。

由於經濟蓬勃發展,GCC各會員國的社會結構與產業需求也處於大轉變時期。加上近年來外人投資增加,各項基礎建設大興土木,更讓GCC會員國一步步地朝現代化邁進。而基礎建設除了發電廠、港口、道路等硬體設施,對於任何發展中的國家來說,醫療保健、教育等社會事業更是推動國家進步的重要力量。過去,中東國家大部分仰賴原油收入,由政府負擔開支提供免費的醫療與教育,或是採取補貼政策。但現在,隨著經濟和人口結構的轉變,GCC民眾對醫療、教育等社會事業的需求正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尤其是醫療保健產業。

經過20幾年的發展,雖然目前GCC區域的醫療保健水準已經進步許多,但是因為政府機構普遍缺乏醫院管理能力,而薪資條件亦無法吸引足夠的醫療從業人員,加上快速成長的人口、老年化、慢性病盛行等問題,造成GCC區域的公立醫院與診所已經不敷因應,大部分的民眾也不滿意公立醫院與診所的醫療品質及可取得性。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以下簡稱WEF)預測,未來20年海灣六國將會面臨非常龐大的醫療保健需求,GCC區域在醫療保健方面的支出將從現在的120億美元,增加到2025年的600億美元。全球沒有其他地方會像GCC一樣,面臨快速成長的醫療保健需求,同時亦須重整其醫療照護體系以因應多樣化的疾病。

除此之外,民眾的期望也隨著醫療需求升高。根據麥肯錫顧問公司(McKinsey & Company)針對GCC區域病患的滿意度調查顯示,高期望不僅反應了病患的不滿,也顯示病患不佳的就醫經驗。比較患者對公立與私人醫院的滿意度,600位接受調查的病患表示,他們對公立醫院有較多的不滿。受訪者認為,公立醫院的等候時間過長、看診時間太短、設施不良等,都是公立醫院較為人詬病之處。

為了擴大並提升醫療服務水準,部分GCC會員國鼓勵國際知名的學術機構到該國設立醫院或醫療設施,但為了因應未來的龐大需求,勢必需要更多私人機構的投入。一般來說,GCC各會員國政府都會補貼人民一定的醫療給付,由政府負擔絕大部分的醫療支出(約75%);但20年後,就算是最有錢的國家也將無法承擔越來越龐大的醫療照護支出。因此,多數的GCC會員國都認為,很快地GCC區域就會需要更多的私部門參與,以分擔日益增加的醫療照護需求及龐大財政。

GCC醫療保健需求醫療支出私部門參與醫療保險慢性病資訊科技醫療服務醫療改革醫療市場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