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科技政策工具之評估及選用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科技政策工具之評估及選用

許楓靈  (2012/02/09)    《台經月刊第35卷第2期》

技術進步是產業競爭的基礎,經濟學上以之代表經濟成長,可改善人民生活、提高國民所得、促進國內經濟繁榮。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與全球化的競爭環境,更使得各國積極藉由科技政策之各項決策,導引資源投入創新研發,以鞏固國家競爭力的持續進步與國內經濟的長期發展。

隨著全球政經局勢的變化,各國科技政策的內涵也逐漸轉變與擴大,由早期著重基礎研究的科學政策、以實務應用及產業發展為主的技術發展政策、科學技術融合的科技政策,進展至今日範圍更大的創新政策(圖1),不僅包含供給面的資金挹注、需求面的政府採購提供,更包含整體經營環境的建構提供。

由於各國科技創新政策及其研究,在實務上常是科學政策、技術政策及創新政策相互聯繫並用的情況,因此本文以下將以科技政策一詞,統稱科技與創新政策。

 

1  創新政策領域範疇


 

科技政策之定義

科技政策是政府為了彌補市場失靈、促進公私部門技術創新,而制訂的一系列干預、規制和引導科學、技術研究開發,以及促進科學技術成果產業化的政策總稱。科技政策的目標則包含:經濟發展、社會發展、政治發展及科技發展等。

依據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UNESCO)報告書之定義,「科技政策為一個國家為強化其科技潛力,以達成綜合開發之目標和提高其國家地位,而建立的組織、制度及執行方向」。其涵蓋下列課題:(1)科技預算釐定、研發優先順序、計畫目標評估;(2)基礎及應用研究設施之建立、科技人才之培訓;(3)支援科技發展之法制、行政、財務及相關機構之建立;(4)注重研發管理及投資效率、基礎、應用、開發之平衡發展;(5)研發成果推廣及科技計畫持續檢討、評估及調整;(6)促進產、官、學、研交流,以刺激科技研發需求;(7)有專責單位依國內環境與需求對國外技術予以評估、篩選、引進及應用(承立平、吳惠林,2011)。簡言之,科技政策就是政府為促進科技有效發展,以達成國家整體建設目標,所採行之各種重要制度及施政方針(科技年鑑,2011)。


科技政策工具分類

整體國家科技政策之形成機制乃涵蓋政策議題形成、政策規劃、政策合法化、政策執行乃至事後評估,因而需有科技發展組織體系(包含推動單位、執行單位與企劃評估體系)的支援以及政策工具的應用。

政策工具是將政策目標轉化為具體政策行動或計畫的機制,缺少工具執行及實現,政策將只是一句口號;使用政策工具的妥善與否,亦會直接影響政策成效。

科技政策創新政策政策工具科技治理市場失靈政策評估政府角色政策組合資源配置產業創新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