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政經瞭望】區域整合下的我國銀行業國際布局動態與建議
簡淑綺 (2014/10/07) 《台經月刊第37卷第10期》
我國銀行業海外布局未曾停歇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因應國人海外經商、投資、移民之需,我國銀行業海外布局腳步未曾停歇,近年來更呈現加速擴張的態勢。依據金管會公布我國銀行海外分支機構一覽表,可大致了解我國銀行海外布局的開業時間表,惟此僅適用於我國銀行採自設分行模式,不適用併購的模式,因為被併購的銀行據點在併購之前都已成立(表1)。整體而言,1990年之前美國為我國最主要出口市場,基於經商與移民的需要為我國銀行業海外擴點的首選。1990~1999年我國銀行業布局從美洲、歐洲、東北亞,推進至東南亞、南亞、大中華地區、非洲與太平洋地區,但美國仍是我國銀行業最重要的市場之一;至於在歐洲的布局,也從英、法擴大至比利時、荷蘭。在政府南進政策的推動下與亞洲金融風暴中東南亞部分銀行嚴重受創,我國銀行業開始進軍東南亞、南亞市場,以兆豐、中國信託二大銀行最為積極。兆豐銀行因具官股色彩,海外據點布局多採設立分行模式,而中國信託因為民營銀行,海外布局方式較為彈性,尤其透過併購方式達到迅速展店效果。至於中國市場,因當時我國尚未開放銀行業投資中國,為了服務眾多台商,我國銀行以在香港設立據點作為服務窗口。
表1 我國銀行海外分支機構開業時間分布情況
接著在2000~2009年,我國銀行業海外布局重點市場有三個:除了美國之外,東南亞、大中華的香港為最主要的海外布點重心。其中,中國信託持續透過併購策略,以子行形式擴大對美國、菲律賓、印尼的布局。在中國市場方面,因兩岸金融監理合作瞭解備忘錄(MOU)未能簽署,僅能以設立辦事處方式成立,但我國各銀行持續在香港設立分行,以提升服務品質、效率與競爭力,且多採本國母行可以100%控制的分行模式為最主要模式。同時,隨著台商增加越南投資,我國銀行業者相繼進軍越南市場,成為繼香港之後我國銀行業兵家必爭之地;其中,國泰世華透過設立分行與合資成立子行(世越銀行)雙模式,成為當前我國銀行業中於越南海外分支機構數最多的銀行,高達35個(表2)。而截至目前,越南為我國銀行業海外分支機構數第二高的國家,共達53個,僅次於美國的64個據點(附圖)。
表2 我國各銀行於東南亞的布局
附圖 我國銀行海外分支機構各國分布數(截至2014年6月)
近年來我國銀行海外布局以中國與東南亞市場為雙主軸
2010年以來,隨著兩岸金融MOU的簽署,中國成為我國銀行海外布局最重要市場之一;同時為因應亞洲經濟的崛起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議(RECP)的形成,政府鼓勵國內銀行發展成為亞太區域銀行,更加速推進近年來我國銀行業於亞洲布局,尤其是東南亞市場。在東南亞市場中,除了越南之外,因台商進駐柬埔寨、緬甸,此兩個地區成為新興布局點。其中,國泰世華透過併購方式在柬埔寨迅速擴點,於2013年購併新加坡銀行(SBC銀行),2014年1月初宣布更名為「國泰世華銀行(柬埔寨)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共有16個據點,為我國在柬埔寨最多據點的銀行。
銀行海外布局、併購策略、亞太區域銀行、租賃公司、中國金融市場、分行設立、特區政策、消費金融、小貸公司、本土化經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