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亞洲政經瞭望】泰國生技產業推動政策與現況研析

 

台經月刊

 

【亞洲政經瞭望】泰國生技產業推動政策與現況研析

許嘉伊  (2009/12/05)    《台經月刊第32卷第12期》

農產品出口大 稻米外銷全球第一

泰國古名暹邏,位於中國及印度之間中南半島之心臟地帶,國土面積50萬平方公里,與法國相當。根據國際貨幣基(IMF)統計,泰2008年人口6,640萬人,國內生產毛(GDP)2,732億美元,人均國內生產毛(GDP per capita)4,115美元。

身為世界主要糧食出口國之一,泰國每年食品產業的出口值230億美元,占總出口值13%,為全球第七大的食品出口國,而稻米及蝦的出口更是世界之冠。農業為泰國重要的產業,其勞動人口中43%從事農業20%從事工業37%為服務業,農業產值GDP11%。農產品及食品主要出口項目包括稻米、蝦子、天然橡膠、樹(cassava)及糖。農業不僅供給泰國人民糧食、創造就業機會,也有助於維持國產品使用率,例如養蝦及樹薯產業的本國自製(local content)規範80%,可提高企業在地採購的比例,有利於國內相關產業擴張及周邊產業發展。

擁有肥沃的土地與適合作物栽種的氣候,加上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如此的自然條件提供泰國發展農業及食品業的基本籌碼。為充分運用本身的優勢,泰國政府從多方面積極推動以生物技術提升農業及食品產業競爭力,例如參與國際稻米基因定序計畫、於國內建立優質種苗體系等。並有計畫地推動泰世界廚(Thailand-Kitchen of the World),用文化加值包裝其餐飲產業及農產品,建立國家品牌形象行銷全世界。


推動國家生技架 轉型知識經濟產業

農業及食品業為泰國的根基,也是其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為了促進產業升級,泰國國家生技政策委員(National Biotechnology Policy Committee)提出2004~2009國家生技政策架(National Biotechnology Policy Framework)」,規劃運用基因體學、生物資訊學、動植物分子育種等先進生物技術之發展,加速達成六大目標。國家生技政策架構不僅涵蓋農業及食品業,更發揮其觀光業優勢,推動國際醫療業務,帶動國內醫療產業成長。六大目標包括獎勵投資發展生技產業;將泰國塑造成世界廚房、全球的食品商店;發展國際醫療觀光業務,打造亞洲醫療保健中心;發展環境友善技術並推動潔淨能源;善用國內資源發展適足經(self-sufficient economy);加強研發及管理人才培育,吸引國外人才進駐等(附表)。泰國期望在國家支持及引導下,建構研究發展環境、帶動企業投資、引發經濟效益,於兼顧自然資源保護的情況下提供國人更佳的生活環境。

 

附表  2004~2009國家生技政策架構
 

獎勵生物科技發 提升傳統產業競爭力

於科技研發方面,國家科技發展(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gency, NSTDA)為泰國重要的研發機構,下設四個重點研發中心,研究領域包括生物科技、奈米科技、材料科技、電學與電腦科技,其中生技研發中心即為國家遺傳工程與生物科技中(National Center for Genetic 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 BIOTEC)BIOTEC位於泰國科學園(Thailand Science Park, TSP),員工超530位,其中博士研究員135位、研究助理及技術人240位,為人才密集的研究重鎮BIOTEC研究題目範圍廣泛,科技領域涵括農業、生物醫藥、生物多樣性、環境科學等,其中部分研究室與大學建立緊密的合作關係,達到提升雙方研究實力的成效,期望運用基礎及應用性研究解決農民遭遇的困難。此外BIOTEC還進行政策及生物安全等議題之研究,支援國內產業發展之需求,上述的2004~2009國家生技政策架構」即BIOTECNSTDA研提草案。為了有效將研究成果轉為商品產出,使產業發展實質受惠NSTDA設立一個技術管理中(Technology Management Center, TMC),協助業界使NSTDA提供的設備及技術資源,並協助獲得研發計畫經費、優惠貸款、稅務優惠等財物面的支持。

生技政策醫療觀光食品出口農業加值基因育種稻米產業蝦養殖環境友善生物資源技術創新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