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亞洲政經瞭望】借鏡日本政策做法看台灣發展產業數位人才政策

 

台經月刊

 

【亞洲政經瞭望】借鏡日本政策做法看台灣發展產業數位人才政策

劉光哲、吳慧娜  (2020/10/08)    《台經月刊第43卷第10期》

根據歷史經驗,企業持續藉由科技進步提升生產效率,投入產品創新應用等方式創造超額利潤,近年來在大數據、智慧聯網、行動資通訊、雲端、人工智慧(AI),以及虛擬實境等技術支援下,企業流程逐漸朝數位智慧化發展。在企業流程重組時,員工必須持續學習數位工具操作的知識與技能方可勝任工作,這波數位工作技能需求升級遍及公司全體員工,如企業高層可透過戰情室掌握各地廠區即時資訊進行決策,企業員工運用數位工具更有效率的完成工作任務。

根據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報告內容顯示(注1),我國企業受限於企業規模與風險承擔能力,在數位轉型策略方向不明的情況下,企業無法有系統地協助員工提升數位工作能力,求職者對部分職缺停留在刻板印象或缺乏應用數位工具工作的認知,導致部分職缺面臨招募瓶頸。易言之,在數位轉型的這個方向下,我國勞資雙方對於數位工作能力認知落差有必要予以改善,同時尋求引導勞動力提升的做法。

為因應數位經濟下未來就業市場發展的不確定性,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於2017年頒布「數位時代下人力資源發展框架」(APEC Framework on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in the Digital Age),聚焦探討數位時代下的工作型態以及勞動市場變化、技能培訓,以及社會安全等政策項目,顯見數位經濟下技能升級已成為亞太地區國家人力資源發展重點。其中,日本及新加坡的相關政策做法,應有參酌的價值(注2)。

基此,本文將綜整國內標竿企業資訊化、數位化、智慧化等情境下數位人才需求特性,對我國數位人才供給現況進行初步掌握後,將借鏡日本數位經濟下培訓政策經驗,研提國家數位能力培訓策略建議。
 

我國產業數位人才需求特性及就業市場課題

產業數位轉型是個持續性的動態過程,多數企業以漸進式變革盤點各部門運作瓶頸,歸納數位工具需求後推動數位轉型專案。根據台經院研究內容顯示(注3),我國製造業在數位轉型過程中涉及「資訊技術能力」、「資訊應用能力」,以及「組織變革管理能力」三大類能力需求(表1);企業在數位轉型專案推動上,考量跨領域跨部門溝通需要,多委由資歷完整之高階經理人擔任推動者,由IT技術人員提供技術支援,數位轉型多從研發生產端展開至企業內各部門。以下將分別就標竿企業數位轉型專案內「數位轉型推動者」、「IT技術人員」以及「專業技術人員」等角色之工作任務及數位工作能力進行說明。

 

表1  數位轉型跨域人才數位工作能力需求構面

 

(一)數位轉型專案關鍵職類別人員及其數位能力需求

1.數位長(數位轉型推動者)

此類人員多為企業高層且具產線經驗及數據應用概念,數位長於資訊化階段,籌組數位轉型專案團隊擬定數位轉型願景階段目標,對生產研發、資訊系統與基礎設施規劃(需瞭解資料數據蒐集方式與應用方向),並向企業內部說明資訊化便利性,降低變革阻力。

數位轉型數位人才數位經濟產業政策課程認證租稅優惠技能提升學用落差跨域協作職能發展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