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日本推動科技提升國家韌性之作為對我國之啟示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日本推動科技提升國家韌性之作為對我國之啟示

王皓平.郭文豪  (2023/10/05)    《台經月刊第46卷第10期》

觀察日本科技政策之法源及戰略,其中涵蓋《科學技術基本法》作為法規依據,並以Society 5.0超智慧社會作為未來發展的核心,而第六期計畫則擬落實人本社會。隨著各國科技競逐愈趨激烈,日本為確保科學技術在全球保持領先地位,除透過科技強化韌性發展之實際應用,並擴大再生醫療、基因治療市場,而為防止經濟相關活動危害國家安全,日本設置《經濟安全保障推進法》,避免關鍵產業技術外流種種的作為,值得我國借鏡。

 

自工業社會(Society 3.0)轉變到資訊社會(Society 4.0)以來,人類的生活方式和產業結構發生巨大變化。在日本第五期科學技術基本計畫中,更提出「Society 5.0」超智慧社會戰略作為未來理想願景。然而,在提出此一戰略同時,全球局勢劇烈改變,諸如美中衝突加劇、全球暖化、能源革命、新冠疫情,以及地緣政治等的因素,促使日本政府必須更加敏銳因應世界新局面,並使國民在世界動盪多變的局面下,為日本國人創造多樣化的幸福。

所謂的「韌性政策」,在日本的政策界定可見諸於日本內閣府關於「國土強韌化」(ナショナル・レジリエンス)的界定,其核心意義在於防災與減災的政策意涵,若發生重大災害時,使「被害最小化」及「恢復迅速化」。延伸的意義在於強化日本產業競爭力、打造日本國民安全安心的生活,以及建構日本成為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本文擬從日本推動前瞻科技發展,從而提升國家韌性進行分析與說明,從中引介得為我國借鏡的地方。

 

綜合創新戰略2023包括AI科技、生物科技、量子科技、材料、海洋、核融合能源、太空、糧食及農林漁業、健康與醫療等領域。而為達上述目標,日本制定產官學合作據點之設置,及推進位於福島國際研究教育機構的研發活動等戰略。

 

日本科技政策之法源及戰略

(一)第六期科學技術與創新基本計畫及Society 5.0

日本科技政策以《科學技術基本法》(技術基本法)作為法規依據,並自1996年始制定每五年為一期的「科學技術基本計畫」(科技術基本計,以下簡稱:計畫)。

在第五期計畫(2016~2020年)的執行期間,全球「資訊與通信科技」產業(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正在急速發展,IT平台廠商也正在改變其商業模式。此外,歐洲、美國和中國等國家正最大限度地利用資訊與通信科技技術來發展製造業,進而實現被稱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產業變革。

與其他國家相比,日本的科技進程仍較緩慢。儘管日本在第五期計畫中提出了Society 5.0數位化戰略,但在計畫期間,仍然只是將IT技術用來提升既有業務執行的效率,而未能將IT技術的潛力極大化。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用來執行遠距工作與線上會議等事務的數位建設,仍然存在技術及資安疑慮,造成運用上的困難及使用者接受存有疑慮的問題。另外,政府各部門間資訊利用仍然相當封閉,無法充分進行跨領域、跨部門資料的交流與運用。

日本科技政策國家韌性Society 5.0經濟安全AI應用核融合能源量子科技智慧城市災害應變科技創新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