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我國汽機車製造業於越南、印尼發展之現況暨對日合作研析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我國汽機車製造業於越南、印尼發展之現況暨對日合作研析

陳秉奇  (2016/10/20)    《台經月刊第39卷第10期》

   21世紀新興國家經濟成長快速,加上各國擁有龐大內需市場,使得汽機車產業紛紛成為新興國家的重要基礎,雖2014~2015年發展不如過去幾年快速,但放眼未來,如何提振汽機車產業,必定成為各新興國家經濟發展政策的重要目標。此外,致力於整車外銷亦為汽機車產業成長與維持的重要方式,因此,除了本土市場外,如何強化全球市場布局,將是各國穩定汽機車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台灣車輛在工業總產值持續成長,2014年達新台6,666億元,為歷史最高峰20151~63,301億元,占台灣製造業總產值5.0%,成0.6%,係台灣極為重要之工業。

 

越南、印尼汽機車業發展現況
(一)越南汽機車業發展現況

   2011~2015年來越南組裝汽機車已基本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公共巴士自製40%15噸以下輕型卡車及機車自製率80~90%,越Xuan Kien (Vinasuki)Truong HaiVinamoto等汽車組裝企業並投資設置車廂廠、鈑金廠、模具廠、鑽床、磨床、銑床以及烤漆廠等周邊生產配套。當地汽車製造業歷經十餘年發展方建60餘家中小規模汽車零配件廠,產品技術簡單,而通常一輛汽車約需20,000~30,000個零配件,必須有上千家協力廠商配合生產。一般預期此局面在未來數年內將不會有所突破,當前越南汽車組裝生產景氣及汽車銷售市場日益增長,汽車零配件需求日益增加。

   而在零組件製造方面,越南目前仍未能生產汽車製造業所用平面鋼品和專用鋼品,當地汽車組裝廠商從不曾找到20家國內零配件製造商有能力配合發展。例如:越Xuan Kien公司投4,000億越南盾設廠,年3,000~4,000輛汽車,卻只有一家越南零配件商供應蓄電池;豐田和福特的在地汽車組裝廠等,則由於當地市場規模尚小而未有投資生產零配件計畫,亦無引進外國協力廠商之舉動,僅長期全方位輸入外國零配件組裝生產。

   至於機車方面,越南全國目前約行駛1,800餘萬台機車,全國共45家機車組裝企業(國營機車22家,私人機車廠和外資機車廠合23家),本田(日商)、三陽(台商)、鈴木(日商)、山葉(日商)以及比雅久(義大利)等為市場主流廠牌,其他外資聯營機車組裝企業包括越商與台商、韓商以及中國廠商合資的小型機車組裝廠(如我國光陽機車投資越南花林公司,所組Hoa Lam Kymco機車公車等)。每年約組200萬台新機車,另有既有機車的保固和維修市場,足見當地機車零配件市場胃納量相當龐大。當地外資機車組裝廠採用協力廠商零配件(以台商產品為主)或自家生產零配件;越資機車組裝廠則因為價格導向,大多採用中國進口零配件。保修市場雖然亦以中國零配件為主要替換產品,但會優先向客戶介紹日本及台灣製品。
(二)印尼汽機車業發展現況

   在汽車部分根據印尼汽車製造商協會(GAIKINDO)統計,目前印尼共12個汽車組裝生產廠,僱26,962位員工,而零組件業共創造超30萬個就業機會。同時印尼政府已將汽車裝配及製造列為重點發展產業2015~2019年印尼政府將積極推動汽車工業的發展,希望能取代政治和治安局勢不穩定的泰國,成為東南亞最大的車輛裝配基地。

   印尼最大的汽車集團為Astra International Group,該集團目前從事之業務領域包括:汽車與機車製造行銷、金融服務、重型機械設備、礦業、能源、農業、資訊技術、基礎設施及物流,員工總數超23萬人。由該集團生產、裝配與銷售之品牌包括豐田、大發、五十鈴、寶獅BMW、日產柴油卡車與本田機車,汽機車市場銷售金額占有率高60%。主要由多功能廂型(Multi-Purpose Vehicle, MPV)主導,為印尼汽車銷量的最大宗。

汽機車製造零組件供應鏈日系車廠越南市場印尼市場台日合作新南向政策OEM供應鏈技術導向高值化策略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