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亞洲政經瞭望】亞洲離岸風電市場建立在地供應鏈之發展與課題

 

台經月刊

 

【亞洲政經瞭望】亞洲離岸風電市場建立在地供應鏈之發展與課題

吳彥儒  (2019/06/06)    《台經月刊第42卷第6期》

   早在上世紀年代初,歐洲國家就開始嘗試將風力發電機延伸設置於海面上,且因為海上風速一般遠高於陸上風速,同時不占用陸上土地資源而具備許多發展優點,故2000年左右,英國等歐洲國家開始大規模設置離岸風力發電機,並隨著歐洲早期各項政策支持,離岸風電產業聚落在歐洲北海一帶逐步成形,於當地成熟完備的供應鏈系統與持續累積的技術精進下,離岸風電在歐洲已成為具備經濟性的潔淨能源選項,而此發展風潮現在也吹向了亞洲。

 

亞洲市場潛力催化在地供應鏈發展
(一)亞鄰國家發展目標與市場動向

   近年許多亞洲國家看到歐洲成功經驗後,也紛紛投入發展離岸風電的行列,並藉由制定具前瞻性的設置目標及產業目標,力拚在亞洲離岸風電市場的版圖中占得發展先機,以獲取國內綠能發展、產業投資增長與區域經建合作等多重經濟效益。依目前現況來看,亞洲發展離岸風電最積極且具成效的鄰近國家仍屬中國、日本及韓國,故以下即先針對中、日、韓與我國的離岸風電政策目標做簡單介紹,接續再探討亞洲國家建立離岸風電在地供應鏈之模式與課題。

1.中國

   根據中國官方發布的「風電發展十三五規劃」,2020年離岸風電總量目標為併網裝置容量達5GW以上,並且以江蘇、浙江、福建及廣東省作為離岸風電建設的重點推動地區,規2020年上述四個沿海省的離岸風電開工建設規模均達1GW以上。此外,對於具有發展潛力的其他地區,如:天津、河北、上海、海南等省(市),於上述規劃中也已納為積極推動地區,另將遼寧、山東、廣西等省(區)納為探索性推動地區,按照各地區的離岸風電資源潛能設定積極發展目標(1)。

 

1 2020年中國離岸風電發展目標

 

   至於產業發展目標部分,中國為持續提升在地化的風電設備製造和研發能力,規劃將扶植三至五家中國設備製造商達到國際級水準,並推升中國離岸風電設備在全球的市場占有率。此外,根據20194月中國官方最新統計,截2018年年底,中國離岸風電累積裝置容量已達4.445GW,且具備離岸風電整機製造能力之業者已12家,其中上海電氣、遠景能源與金風科技這三家業者的設備占比為最高,囊括中國離岸風電累積裝置容量85.9%,而上海電氣更50.9%市占遙遙領先,市場完全由國營企業掌握,且直20193月才首次開放外資(法國電力集EDF)參與中國在江蘇東台的離岸風電開發案。

2.日本

   根據日本經濟產業省於2015年發布的長期能源供需規劃,日本政府考量合適的風電設置區域和電網限制下,預2030年全國風力發電的累積設置量為10GW,發電量將182億度,但其中離岸風電的累積設置量僅占0.82GW,發電量22億度,其餘則為陸域風電的發展目標。

離岸風電在地供應鏈技術移轉再生能源亞洲市場產業鏈發展國際合作浮動風機政策目標產業競爭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