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施建生專欄】李嘉圖的生平

 

台經月刊

 

【施建生專欄】李嘉圖的生平

李嘉圖  (2010/05/05)    《台經月刊第33卷第5期》

在經濟學史上沒有一位偉大的人物像大衛.李嘉(David Ricardo, 1772~1823)這樣沒有受過完整的正規的學校教育,專憑自學與秉賦而能在他生命結束前的短14年間完成了這樣輝煌的貢獻。這是怎樣造成的,我們可就他一生所經歷的四個時期的演變情形來說明。


一、成長奠基時期

李嘉圖是在1772419出生於英國倫敦,他的父母都是西班牙與葡萄牙的猶太人。這兩個家族都篤信猶太教,後來都受到歧視而被驅離。母親這一族早就遷往倫敦,父親這一族則先搬移至義大利居住,數代後再遷到荷蘭阿姆斯特(Amsterdam),最後1760年代亦遷到倫敦。這兩個家族在居住地都有成功的事業,頗為當地人士所敬重。李嘉圖的父親亞伯拉罕.李嘉(Abraham Ricardo)大概1764年到倫敦,當時他只14歲,後即歸化為英國公民。亞伯拉罕.李嘉圖按照猶太人的習慣很早就結了婚,透過他妻子艾必格爾.德.華(Abigeal del Valle)的關係,他就與西班牙最古老最有勢力的猶太家族之一聯結在一起。再加上他自己的辛勤節儉與超人的能力,不久就成為一位證券交易經紀人與富有的商人。

李嘉圖是他父母的第三個孩子,家中共17個兄弟姊妹。他的童年是消磨在一個享有公民安全、物質生活優裕、信奉正教與社會隔離的小天地中。在這一小天地中,他的父親就實行著家長獨裁式的統治。在宗教信仰方面,他是猶太教堂的一根支柱,在商業事務與個人行為方面,他一直是非常嚴謹地誠實待人。年輕的大衛從小就被安排要繼承他父親已獲成功的金融事業。為了達成這一目的,他父親首先就要他在英國接受實用的普通教育,然後11歲時就再送他到阿姆斯特丹的伯父家裡。這樣做的動機有二:第一,使他可以在他父親所喜愛的那個城巿受到學校教育。第二,更重要的是按照一般從事國際商業交易的猶太家庭的習慣,他在少年時期就應該熟悉與他父親主要經營的,而且他自己也可能會繼承的事業的那個國家的語言與制度(Jacob H. Hollander, David Ricardo, A Centenary Estimat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Baltimore U. S. A. 1910, pp.27~30)

李嘉圖在荷蘭住了兩年,然後回到倫敦完成最後一年的家庭教師的教育,接著就成為他父親在證券交易所的學徒,經常被父親差遣做一些商務上的事務,所以李嘉圖到14歲時就已走上從事商業發展的途徑。從這時起如果工作上稍有空閒,他父親就為他聘請了一些他喜歡學習的學科的家庭教師。也許就是因為有了這種經驗,使他以後對於自然科學如化學與地質學產生了興趣,甚至對於莎士比亞的文學也曾略有瀏覽。但他沒有受到一般所謂的古典教(classical education)The Works and Correspondences of David Ricardo, Ed, by Piero Sraffa with the collaboration of M. H. Dobb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951~1955,共有十卷,以羅馬數字標明其次序,嗣後此書簡Works,此處係引Works, X, pp.3~4)唯其如此,他亦曾抱怨自己具有所有「忽略了的教育(neglected education)的缺陷。(Works, VII, p.190)

他在金融方面的事務完全得到父親的信任,可以由他全權處理。由於在業務上交付給兒子的責任日益重大,並常需他迅速作出獨立的判斷,因而遲早必會與父親的家長式的統治和正統思想發生矛盾。到了21歲時,這種矛盾果然發生了,這是因為他要與普利希拉.安.魏肯(Priscilla Ann Wilkinson)結婚,而這位小姐卻是一位貴格會員或教友派教(Quaker),這在猶太家庭中是絕不允許的。他父親自然堅決反對,而他則絕不願犧牲自己的愛情。結果父子關係終於決裂了。按照西班牙系猶太人的規定,一個兒子若與異教徒結婚,就要將他的名字從家譜中剔除,而且要為他背誦追悼死亡的禱文,這樣李嘉圖也就脫離了家庭。

他與父親決裂後,生活景況自然感到非常困難,但不久以後,這種情形就得到改進。這有三個因素所促成:第一,在交易所中,李嘉圖這一姓氏一直是光榮與正直的象徵。第二,一般人對大衛.李嘉圖本人的品性與人格是瞭解的與敬重的。第三,一般人都很清楚他脫離父親家庭的經過,都對這位年輕人表示同情。許多與他父親有業務往來的富有人士很快就給他鼓勵與支持,這樣他就作為一位證券經紀人而開始獨立生涯了。Hollander,同上引書pp.33~35)在那個時代對於精明的從事金融投資與證券交易是有利的,他利用這一機會發揮其才能,獲利甚豐。未到26歲就已取得了經濟上獨立的地位。

李嘉圖自學成才經濟學證券交易政治經濟學金塊高價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創新思維金融危機價值理論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