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大陸熱的幾帖藥方——專訪台北美國商會執行長Dr. Richard R. Vuylsteke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大陸熱的幾帖藥方——專訪台北美國商會執行長Dr. Richard R. Vuylsteke

採訪 ‧ 翻譯/陳子瑋 採訪 ‧ 整理/周嫦娥 ‧ 李繼宇  (2006/02/06)    《台經月刊第29卷第2期》

三通問題與美商在亞洲的經營布局

首先想請教您的是,在台美商企業同時也在中國大陸設有分公司或關係企業的情形是否很普遍?

(一)在台美商兩岸都有據點

幾乎所有在台美商企業在中國大陸都有分公司或關係企業,占台北美國商會會員至95%以上,其餘不5%的美商企業也很快會在兩岸同時設營運據點。事實上,美國公司如果在亞洲有營運活動,其目標多在大陸。從大陸美國商會企業會員900家,而台灣500家的情形來看,有不少美商甚至只在大陸營運。

在企業經營全球化的趨勢下,如果台灣可扮演企業進軍大陸的跳板,對美商將極有幫助,但前提是兩岸必須三通。這是由於整個亞洲地區商業活動已高度整合,不僅區CEO需掌管整個亞洲地區活動,所有企業在亞洲地區的工程師、會計人員、後勤支援人員,以及企業所有活動都需整合運用區域資源。三通對前述資源整合及營運活動非常重要,若不能直接三通,人員移動極為麻煩,區域營運整合成本也非常高。以目前三通不通的情況,人員往來不方便,台灣在企業決策過程中就會逐漸被邊緣化,企業將逐漸放棄台灣。

即使台灣仍被認為是一重要市場,但台灣如要在區域或整個亞洲地區占有一席之地,三通與否至為重要。對業者而言,時間就是金錢,現在從台北到上海可能9小時,即使目前已有經「濟州」到上海的航線,耗時雖較少,但航班不夠密集、班次也少。

(二)外資在台單位重要性日減

談到航運議題,普吉島就是一個很好的參考指標。普吉島只是一觀光地區,但飛普吉島的班次卻很多;相較之下台灣對外航班一直在減少,56年來很多外國航空公司都不再飛台灣,充分顯示台灣地位日益下滑且有自我邊緣化的情形。如果能夠三通,來台航班定能大增,目前直接由矽谷越過台北到上海或其他地方的情況將有所改變。

但問題在台灣政府雖多次說過要開放三通,對外招商時也總強調「台灣位居亞洲中心,不論至任何區域距離皆最近」。但若無法三通,從新加坡到上海的時間比從台灣到上海還短,實際上新加坡比台灣更接近上海,台灣地理位置的優勢在不三通情形下毫不存在。

因此,現在矽谷與大陸間的聯繫已跳過台灣,整個亞洲地區的決策重心也都移至中國大陸。例如亞洲華爾街日報台北辦公室已經無人駐守,其主任派駐北京並兼責報導台北新聞;剛剛提及航空公司減班情形也是一例。說起來令人傷心,台灣地位好像愈來愈不重要,但事實卻是如此。

三通政策產業轉型服務業發展國際企業布局智慧財產權教育改革台灣競爭力區域整合產業空洞化外商投資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