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全球AI產業發展趨勢與台美企業合作契機之研析
蘇信瑋 (2024/04/10) 《台經月刊第47卷第4期》
生成式AI被認為是當今對人類影響最深遠的AI技術之一,儘管它為人類帶來了更多便利,但同時也引發了謀生工作被取代、智慧財產權和資訊安全等問題。鑒於美國作為全球科技的發源地和AI發展的領導者,以及台灣在晶片製造方面的優勢,兩者已形成了良好的協同夥伴關係,預期台美雙方將進一步加深在AI供應鏈中的合作,並從雙邊聯盟走向企業合作,並在AI管理規範方面展開協作,而這將為雙方帶來潛在的合作機遇。
2022年11月年美國人工智慧實驗室Open AI的ChatGPT 3.0上線,這款新的雲端AI應用,不僅突破過去AI聊天機器人的侷限,具備理解語文及獨立解決問題能力,同時也可以創作稿件,例如:協助文章翻譯及檢視文法錯誤、客戶回信、故事、專業文章、網站程式碼等有助於企業及政府部門職員、軟體工程師、教師、學生等絕大多數社會群眾的工作及生活的實用功能,瞬間衝擊了全球對於科技如何改變人類生活的視野,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吸引超過一億用戶使用,同時也掀起新一波的由專家到企業家、政府到一般民眾討論人工智慧的全民浪潮。
在此衝擊下,AI發展對於國家競爭力的影響、未來可能應用、產業發展及企業經營方向的可能變化、創作及學術倫理的規範、一般民眾最關注的未來工作是否可能被AI取代等成為報章雜誌、網路媒體甚至是政府部門及全球經貿組織如: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世界經濟論壇(WEF)的熱門議題,同時AI相關企業的股票也成為菜籃族一般投資人乃至全球投資金融集團關注的焦點。
2018年美國專業企管顧問公司McKinsey的文章預測,到2030年約有70%的公司會採用至少一項以上的人工智慧應用,AI未來可能如同智慧手機一般自然的出現在你我生活角落,而美國為ChatGPT的發源地,同時也是Microsoft、Google、Meta、Nvidia、AMD、Intel等人工智慧相關全球軟硬體大廠的母國,具有未來主導AI產業的發展豐富資源,而台灣則在AI關鍵晶片生產及資通訊軟硬體人才上具備優勢,未來台灣企業與產業在當前的AI浪潮下如何發展及突破,美國將會是重要的關鍵所在。以下將針對AI產業結構、當前發展趨勢及台美合作可能為企業帶來的機會,逐步進行解析。
由當前AI科技來看,硬體計算能力、演算法及大數據為AI發展最重要的三大關鍵要素,而醫療照護、氣候變遷因應、自動化裝置應用、網路服務與安全,以及深度學習的進化,則是未來AI發展與應用的重要趨勢。
生成式AI、台美合作、AI供應鏈、晶片製造、深度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產業數位轉型、智慧醫療、氣候變遷、科技倫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