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景氣特別報導】2018~2019年台灣經濟景氣回顧與展望

 

台經月刊

 

【景氣特別報導】2018~2019年台灣經濟景氣回顧與展望

孫明德  (2019/01/09)    《台經月刊第42卷第1期》

回顧

受全球景氣持續擴張的帶動2018年上半年台灣出口持續兩位數成長,股市也維持11,000點以上水準,投資表現就略顯遜色。自第三季起,由於美中貿易戰不利因素開始發酵,加上美國升息帶動強勢美元,引發全球資金向美移動,新興市場及開發中經濟體金融波動加劇,且連帶影響到美、歐、日等主要經濟體及台灣的金融市場,使得下半年景氣展望轉為保守。展2019年,全球經濟將受到美中貿易戰及貨幣緊縮兩因素影響,不僅對台灣出口產生不利影響,也可能壓抑油價,使台灣相關產業出口也蒙受壓力。在內部,台灣物價漲幅逐步上揚,加上投資不振,政府是否實施更為積極的財政政策,來應對可能的經濟新局,這些都將2019年台灣經濟的表現產生影響。以下先2018年台灣重要經濟數據進行回顧與分析,並結IMF等國際預測機構展望,進2019年台灣經濟情勢預測,並分析可能影響預測結果之不確定因素。

(一)貿易情勢

受到全球景氣擴張的帶動,台灣出口20181~9月成8.1%,累計金額2,500.9億美元,進口成長率則11.9%,累計金額2,134.0億美元,同期出超金額366.9億美元,2017年同期減40.1億美元。就出口變化趨勢觀察,上半年仍有兩位數成長7~9月則降4.7%1.9%2.6%。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由於基期因素墊高比較基準,另一方面是台灣三大出口產品受不同因素影響,無法2017年呈現全面高成長。例如:占台灣出口高43%的電子零組件及資通訊產品,雖有新應用及新產品加持,但成長率不2017年,其中電子零組件1~9月成7%,資通視聽2%;而占31%的原物料相關商品則受到能源及金屬價格上揚,帶動出口金額成長;至於占台灣出20%的設備相關產品中,機械1~9月成11%最高,主要受國際投資增溫帶動,其他光學精密、電機及運輸工具都僅有個位數成長。

(二)生產與投資

根據經濟部統計,累20181~9月工業生產指數2017年同期成3.83%,製造業增4.12%,高於整體工業水準。主要產業中以機械設備成9.93%最高,與該產品貿易出口成長率接近,其次為電腦、電子及光學製7.87%與電子零組6.45%,特別是電子業中積體電路成長率達兩位數1~910.74%,但面板生產則衰退4.22%,另外汽車及其零件生產也減3.98%。在投資部分2018年前兩季台灣資本形成分別2017年同期衰退0.40%2.57%2017年第三季以來連續四季衰退,雖2018年第三季恢復成長,單季資本形成成長率高17.5%10月進口資本設備又呈現衰退,使得投資前景仍不樂觀。

(三)消費與就業

在消費方面2018年前兩季民間消費成長率分別2.76%2.55%,政府消費也6.60%5.76%的成長幅度,但第三季民間消費成長率下滑1.9%。其中零售業1~9月成3.9%,餐飲業也4.9%成長,雖然反映出消費呈現擴張,但由20171~7月零售數據呈現衰退,基期數據較低,使得擴張幅度並不如實際數據理想。在勞動市場方面20181~9月平均失業率3.71%2017年同期減0.07個百分點,不過汽車製造及太陽能等產業勞動情況仍有挑戰,前者由於日圓貶值,部分汽車大廠201810月實施大規模「無薪假」,另外太陽能廠商也2018年持續調整產能,相關產業傳出裁員訊息。

美中貿易戰貨幣緊縮GDP預測出口成長固定資本形成民間消費原物料價格金融市場匯率波動政策風險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