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科技×文創 啟動文創新動能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科技×文創 啟動文創新動能

林欣吾、戴彗紋  (2014/04/20)    《台經月刊第37卷第4期》

   全球經濟的發展,已經逐漸從工業經濟過渡到服務經濟;知識經濟深化至體驗經濟,從全球整體經濟發展的演進脈絡觀察,先進國家除了已進入成熟成長階段外,面對新興國家崛起所激發的跨國產業競爭、航運物流的日益便利、生產技術的擴散及資訊數位網路普及等全球化趨勢,進入了另一波思考新發展動能之階段。另外,先進國家歷經工業化的進步歷程已經多年,教育水準的普遍提升、技術與資本及事業經營經驗的累積,且國民所得及生產力也達一定的水準,各個階層的休閒時間多於以往,使人民不但有一定消費力,也開始對傳統文化與生活品質日益重視。

   聯合UNCTAD(2010)的「創意經濟」報告中,對於驅動全球創意經濟發展的動能來源,做了完整的歸納與評述。該報告認為,除源於一般人的平均所得提高,以及文化創意產品服務的創造與流通成本降低所誘發成為生活需求的一環,加上全球日益熱絡的旅遊外,「技術的應用與普遍化」更是相當重要的驅動力量。

   在經濟發展水準的升級、生活品質的要求,以及工業化發展成熟的轉型壓力下,促使諸多先進工業國家必須在傳統工業及新興產業之外,積極重新尋找新的發展動能,這也促使了直接或間接地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或受到重視。而文化內容將成為這新一波經濟發展的關鍵角色,科技媒介則扮演當中相當重要的觸媒。

   「體驗經濟」(The Experience Economy)、「大眾流行文化創意」、「科技」都是非常龐大的議題,各自獨立都足以成為一個學門的重要主題。但是實務上,不論是現實問題的化解,或者企業的經營發展,以致於政策的規劃與推動,三者卻是密不可分。

   本文的目的,即在於以「體驗經濟」這個經濟發展境界為方向,台灣當前大眾流行文化產業概況為起點,科技與文化結合的特性為投入,為進一步解析大眾流行文化創意政策做法成功關鍵鋪陳出一個簡單架構,作為本專題後續更深入分析各階段關鍵成功因素的起點。

 

元素轉化成溫度 體驗經濟創造新價值

   從觀察全球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發現多數國家到開始朝體驗經濟升級的發展脈絡進行,「體驗經濟」首先出現在Pine II & Gilmore(1999)一書,在歸納過去人類經濟生活的歷史演進後,該書提出了體驗經濟的新發展階段觀點。

   在其論述中,認為人類的經濟活動從早期以生產原料為主的農業經濟,以製造商品為主的工業經濟,發展到近期重視服務品質的服務經濟,逐漸地將會進一步進展到滿足與符合消費者,讓消費者深刻記憶回味的體驗經濟。

   人們的生活,將不會僅僅是為了食物與日常生活所需,反而是為了可以帶來深刻記憶、高度客製與獨特的氛圍,例如:一個場合除美食外,還融合了地點、外觀設計、音樂、夥伴、討論話題及議題發生時點等非常多元面向、客製與細緻的考量。同時,如何紀錄、回味與分享這許許多多獨特甚至是個別的經驗,也是整個概念的重要環節。在聯合國UNCTAD (2010)的創意經濟報告中,詮釋體驗經濟是一個融合供給、生活需求、個人深刻記憶與感動的新層次、新境界。也就是說,體(experiences)可以視為市場上所提供之商(commodities)、財(goods)、服(services)三個等級之外更高價值的水準。

體驗經濟文化創意數位內容內容產業科技媒介產業升級流行文化影視音樂數位行銷政策推動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