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亞洲政經瞭望】中國政府績效管理之探討

 

台經月刊

 

【亞洲政經瞭望】中國政府績效管理之探討

莊朝榮  (2013/05/16)    《台經月刊第36卷第5期》

中國政府績效管理制度建立背景

   績效理念運用於政府管理的雛形1980年代中期開始實施的目標責任制和效能監察,這一階段的目標管理以首長目標責任制為主要形式,而不是有系統地評估組織績效狀況。效能監察則以紀檢監察部門對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管理和經營中的效率、效果、效益、品質等進行監督檢查,重在為經濟建設服務。20世紀末期,中國各級地方政府仍然存在著不同程度地效率低落、人員膨脹的問題,雖然經過數度的政府機構改革,但都未能有效解決這個問題,而且改革還陷入「改再改再膨脹」的惡性循環。此時,世界上的主要發達國家也正進行政府的行政管理改革,如英國、紐西蘭、澳大利亞等。雖然中國各級政府的行政體制與發達國家大不相同,但是發達國家的行政管理改革也對中國產生巨大的影響,尤其是在一些比較發達的地區和沿海開放城市。

   隨著行政理念和行政環境的變化,中國少數地方政府,從1990年代開始引進現代績效評估的理念和方法,重視行政效率、服務品質和群眾滿意度等指標,比較典型的有青島的目標責任制模式、南京的萬人評議政府和廈門市的績效管理改革2007年隨著「要提高政府效能,完善政府績效管理體系;建立以公共服務為取向的政府業績評價體系,建立政府績效評估機制」列入黨十七大報告,建設科學、完善的政府績效管理機制日益成為地方政府關注的焦點。

 

中國政府績效管理現況

   經過近20年的發展,績效考評制度已經在各級政府大力運用和推廣。中央政府遂2005年要求建立科學的政府績效評估體系。從績效評估到績效管理的完善,是深化行政改革必須建立的機制2008年中央政府在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方案中明確「建立科學合理的政府績效評估指標體系和評估機制」的目標,要求推行政府績效管理制度。為了落實政府績效管理20116月中國國務院批准開展政府績效管理試點工作,監察部則公布「關於開展政府績效管理試點工作的意見」。隨後監察部選擇北京市、吉林省、福建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四川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杭州市、深圳市八個地區進行地方政府及其部門績效管理試點;國土資源部、農業部、質檢總局進行國務院機構績效管理試點;發展改革委、環境保護部進行節能減排專項工作績效管理試點;財政部進行財政預算資金績效管理試點,為全面推行政府績效管理制度探索累積經驗2012年中國加強政府績效管理試點工作力度,在建立健全績效管理制度、指標體系、考評方法和運用考評結果等方面繼續深入探索。

   2012年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創新行政管理方式,推進政府績效管理」,可見中央對政府績效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視。政府績效管理是現代政府管理的先決條件,也是轉變政府職能、提高執行力、公信力的必要手段,更是改進機關作風、加強勤政廉政建設的重要舉措。推行績效管理,建立權責一致、決策科學、執行順暢、監督有力的管理體制,強化權責的統一,才能提高行政效能,增強政府職能。全國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杜黎(2013)指出,截至目前,中國地方實施政府績效管理,歸納起來主要有五種形式(1)目標管理式,將崗位責任制與考核制度、獎懲制度結合起來,作為推動工作的推手,具有目標任務導向(2)效能監察式,注重提高政府履職能力、辦事效率和服務品質,具有能力建設導向(3)社會評議式,突出特點是引入外部評議主體,如政風行風評議、萬人評政府等,具有公眾參與導向(4)幹部考核式,圍繞黨政領導幹部考核,以德、能、勤、績、廉為考評內容,具有組織人事管理導向(5)部門評估式,重點對職能部門及其工作人員進行考評,如在財政、審計等部門開展的績效評估。截至目前,全國2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20多個部門展開政府績效管理工作。以下分別介紹中國中央政府工業和資訊化部的改革試點與北京市「三效一創」的績效管理體系。

績效管理行政效能政府改革公眾參與評估指標工業資訊化政策落實行政透明效能監察公共服務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