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亞洲政經瞭望】從兩岸青年創業政策看閩台合作之契機與挑戰

 

台經月刊

 

【亞洲政經瞭望】從兩岸青年創業政策看閩台合作之契機與挑戰

徐幸瑜  (2016/01/20)    《台灣經濟研究月刊 (第39卷第1期)》

   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福建自貿區)20154月正式掛牌成立以來,即以推動改革開放及深化兩岸經濟合作為發展定位,致力於成為兩岸經濟合作的示範區,推行一系列對台先行先試的政策措施。其中,在兩岸青年創業方面,包括:福建省政府、福州市、廈門市政府及平潭綜合實驗區,皆提出鼓勵及扶持台灣青年至福建創業就業之相關辦法,冀能透過政策引導強化閩台青年互動,並增加兩岸未來在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上項目對接合作之可能性。

   為探索兩岸青年創業政策能否為閩台產業合作帶來新契機,本文首先針對兩岸青年創業條件與環境進行分析,其次探討台灣青年前往福建省創業之契機與挑戰,最後提出結論與建議。

 

台灣青年創業政策簡介

   依據201512014年全球創業觀(GEM)」報告指出,台灣民眾的創業意(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指數25.56%,高於創新驅動經濟體之平均12.34%,排名第三名,且高於日本、新加坡及中國,反映台灣創業精神及活力相當旺盛。因此,台灣政府各部會與民間產業各界紛紛動員投入資源挹注青年及中小企業創新創業,期使這波創業風潮能成為台灣經濟發展之動能。

   為打造友善的創新創業環境,行政院於2014319核定「青年創業專案103~105年)」,13個部會(經濟部、教育部、文化部、科技部、勞動部、交通部、財政部、農委會、國發會、金管會、客委會、原民會、退輔會等),分別從「創夢啟發」、「圓夢輔導」、「投資融資」及「創新研發」四大創業政策主軸,投入創業輔導資源;此外,亦建置一站式「青年創業圓夢網」資訊平台,期能達到資源橋接分享並擴大政府資源投入綜效,讓青年在創業路上更容易獲取所需服務。

   綜整目前台灣各部會在扶持青年創業上,依據「創意創新」、「創業團隊」及「新創公司」等不同創業階段提供適當資源協助(附圖)。

 

   台灣政府各部會針對創業不同階段提供之創業資源

 

   然而,台灣的創業環境問題在近年已獲得相當多的討論,並由政府部門逐項改善中。歸納各界提出的問題(李政達、鄧學修,2014;費德智庫2015),包括:台灣優質人才供給不足(如高等教育與產業脫節、依現行移民法難以引進高階創新與技術人才)、台灣新創企業欠缺風險投資的資金市場、新創事業資金管道不夠多元化、政府補助規格不符新創公司需求、投資資訊彙整仍須進步、公司設立與募款限制過多等問題,可能成為台灣青年前往中國創業之驅動因素。

福建自貿試驗區台灣青年創業創業補貼孵化器合作創投資金創業環境閩台合作文化創意產業政策競爭軟著陸機制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