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國際政經瞭望】創新實驗機制 加速商用無人機起飛

 

台經月刊

 

【國際政經瞭望】創新實驗機制 加速商用無人機起飛

馮凌慧  (2022/06/09)    《台經月刊第45卷第6期》

  拿出手機打開App點選訂餐,沒過多久一台輕型無人機盤旋在家門前空中,透過繩索將餐點包裹緩慢降至地面,再將繩索收回後飛走,消費者就能自行取用一頓美味的大餐。這場景對世界上多數人來說是新奇的,但其實在部分城市已逐漸成為日常。依據無人機市調公司Drone Industry Insights預估(2021),至2026年全球無人機市場規模將達到413億美元,2021~2026年複合成長率為9.4%;若從產業別來看,貨運、快遞服務、內部物流和倉儲領域的年複合成長率最高,亞洲則是商用無人機市場占比最大的區域。由於全球無人機技術的快速演進與發展,無人機的商業用途成為未來生活備受期待的應用領域,各國為促進相關技術應用發展,陸續展開各項試驗計畫並建置試驗場域供產、官、學、研界進場測試。

由於無人機的商業應用牽涉空域管理、法規、技術安全等面向,大規模商業化或常態化的營運目標取決於兩個層面,一是國家層面從上到下驅動投入無人機測試驗證,創造出取代既有運送模式與擴大服務範圍的效益;另一則是企業層面從下到上積極探究具備獲利價值的無人機服務模式,促使政府制定相關管理法規。因此本文擬從國家層面與企業層面分別擇一案例,觀摩學習新加坡政府的無人機場域規劃機制,以及美國Alphabet Wing的商業營運模式,檢視比較作為我國無人機試驗場域規劃之參考依據。


新加坡——政府主導具區位優勢的城市與海上環境進行場域驗證

新加坡交通(Ministry of Transport, MOT)與民航(Civil Aviation Authority of Singapore, CAAS)、裕廊集(JTC)2018年共同宣布指定「緯壹科技城(One-North)作為該國第一個無人機測試場域,讓創新的無人飛行載具系(Unmanned Aircraft Systems, UAS)技術和商用案例,能在受控的城市環境中進行試驗。

緯壹科技城是一個占地200公頃的商業與科技園區,自2000年起優先打造為「工作、學習、生活和娛樂」四位一體的創新科研社區,至今整個園區遍布不同高度的樓房、公園等公共空間,正好為無人機提供一個測試多元複雜城市環境的理想場域。此外,依據產業關聯性、未來市場需求和在地產業基礎等三面向進行招商規劃,現今的緯壹科技城可說是研究與創新的沃土,為新創事業、技術擁有者與研究機構提供一個最佳的城市解決方案試驗場地。新加坡民航局於2018年宣布,與空中巴士(Airbus)、南洋理工大學(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空中交通管理研究所、新加坡電(Singtel)ST Aerospace,以及裕廊集團H3 Dynamics等五個團隊,共同進行無人機解決方案的試驗營運(1)。

 

1  加坡「緯壹科技城」無人機測試場域之試驗項目

 

 

身為面積僅約730平方公里的島國,新加坡對無人機應用的重視程度,延伸到了海事區域,新加坡海事及港務管理局(Maritime and Port Authority of Singapore, MPA)2021年正式啟動首個海上無人機試驗場域(Maritime Drone Estate, MDE),這塊基地接近濱海南碼頭的船舶停靠處,為研發作為海上應用的無人機技術提供了有利的測試空間,測試內容包括岸對船遞送作業以及遠端船舶檢查作業等,並提供科技與營運測試的沙盒計畫,目標為建立一個培育新創事業的海事創新生態系統,強化新加坡作為國際海事中心的地位。

無人機商業應用創新機制試驗場域物流服務空域管理5G技術法規規範安全驗證產業轉型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