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美國電動車市場與我國產業布局策略
杜業榮 (2024/04/10) 《台經月刊第47卷第4期》
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數據顯示,2023年美國電動乘用車銷量年增長達47%,其中純電動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表現突出;預計到2024年銷量將進一步上升,全球市場份額預期達到11%,僅次於中國。面對此趨勢,我國的供應鏈以零組件、模組及次系統的優勢為基礎,尤其在ADAS、智慧座艙、車載人機介面、車用半導體和充電設施等領域表現出色。鑒此,台灣廠商應考慮透過與國際車商合作,策略性地布局美國市場,進而鞏固並擴大其在全球電動車供應鏈中的關鍵地位。
咸認新技術普及的過程呈現典型的S型曲線(S-Curve),從一小搓願意嚐新的消費者開始,初期的採用率成長緩慢,但若累積的用戶達到一關鍵臨界規模(critical mass),就會如同觸發引爆點(tipping point)一般快速成長與普及。電動車的普及也依循著S形曲線發展,根據市調機構Bloomberg Green的研究,若一個國家純電動車(BEV)占新車銷售比例達到5%的門檻,就會進入快速成長階段、邁向大規模採用(mass adoption)。迄2023年第二季為止,全球已有23個國家跨越5%的門檻,例如最早達標的國家挪威,它在2013年第二季站上5%的水準後,到了2018年上升至30%,2023年達到新售純電動車占80%的高水準(圖1)。
圖1 已跨越關鍵臨界門檻之國家新售純電動車占比

注:1.Y軸代表2023年第二季純電動車占新車銷售的比例;X軸代表該國跨越5%臨界規模後、迄2023年第二季為止,共歷經幾個季度;泡泡大小為2023年第二季各國純電動車銷售量。
2.美國在2023年第二季共銷售285,360輛純電動車,占新車銷售比例為7%,自2021第四季跨越5%門檻後,迄2023年第二季為止共歷經六個季度。
資料來源:Bloomberg、本研究繪製(2024)。
美國電動車市場、產業布局策略、台美供應鏈合作、電動車政策、零組件供應鏈、充電樁設置、車用半導體、零排放目標、特斯拉墨西哥工廠、綠色轉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