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日本推動企業參與SBTi之目標設定及評估做法
許楓靈 (2024/03/15) 《台經月刊第47卷第3期》
碳揭露計畫、RE100、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等,對全球企業揭露應對氣候變化的資訊影響力日漸深遠,投資資金將更多湧向低碳排放企業,低碳的產品和服務也將更受市場歡迎。本文觀察日本企業在政策支持下,SBTs設定家數持續增加,並在國際上表現突出,因此聚焦於其推動業者參與的機制,並探討政策成效,希望能提供有關業者參與機制的調整建議,例如設定申請條件、審查重點及成效評估等,以作為我國借鑑。
2015年196個國家通過「巴黎協定」,針對氣候變遷設定的長期目標是「以工業革命前的水平為基準,將全球升溫控制在2℃內,並力求以1.5℃為上限」,該國際條約具有法律約束力。為實現巴黎協定,全球迄今已有137個(附注)國家宣告2050年淨零目標,透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以植樹造林吸收碳排等,將二氧化碳在內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減少到幾乎為零。
隨著國際社會對氣候變遷重要性的體認,企業所處的營運環境亦正發生巨大變化,各種利害關係人開始關注及要求企業減少碳排。達到減碳期望的企業,將受到高度評價並獲得經濟效益,達不到期望的企業則會遭受損失。與此同時,國際倡議諸如碳揭露計畫(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CDP)、RE100、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 SBTi)等,對全球企業揭露氣候因應資訊的影響力也不斷擴大,投資資金將更多湧向低碳排企業,低碳的產品和服務也將更受市場歡迎,另一方面,愈來愈多國家引進碳定價,要求根據二氧化碳排放量支付經濟負擔。換言之,國際正進入一個以零碳經濟作為經營典範的時代,企業不減碳就無法生存。
SBTi是全球第一個針對企業淨零目標設立的全球性科學標準,主要目的在於鼓勵全球企業依據科學證據,以控溫1.5℃路徑為基礎標準,設定整體供應鏈的溫室氣體減量目標,以共同實現巴黎協定。亞鄰國家中,以日本的推動相對積極,自2019年起日本透過「長期氣候與成長政策」(The Long-term Strategy under the Paris Agreement),成為全球第一個由政府督促與協助企業設定科學基礎減量目標(Science-Based Targets, SBTs)的國家,該政策以「企業參與」為策略核心,由政府協助企業設定SBTs、企業則挹注資金,以協助政府達成更遠大的氣候目標與妥善規範。該模式將企業自發的氣候行動,推升到公私協力正向循環的更高層次。
觀察日本近年在政府支持下,SBTs設定家數持續增加,並較其他國家表現突出,爰本文擬聚焦其引導業者協力推動之機制過程,附帶探討及評估政策成效。結果擬回饋至我國政府思考有關業者促參機制設計調整,諸如:如何制定申請條件、審查重點及蒐集推動成效等。
整理日本政策,假設企業對供應鏈制定與巴黎協定一致的減排目標,有助於實現減碳。這包括大型企業的「SBT設定支援計畫」、中小企業的「SBT/RE100目標設定支援計畫」,以及「實現SBT之減排計畫示範專案」。
碳揭露計畫、RE100、科學基礎減量目標、SBTi認證、日本減碳政策、供應鏈減排、溫室氣體盤查、巴黎協定、氣候變遷對策、企業減碳目標 行銷語言摘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