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國際政經瞭望】國際不實資訊治理動態趨勢分析

 

台經月刊

 

【國際政經瞭望】國際不實資訊治理動態趨勢分析

​​​​​​​周霈翎  (2022/10/07)    《台經月刊第45卷第10期》

不實資訊不分時空地存在於群眾生活,為社會帶來諸多困擾,且隨著網路與社群平台的普及,其影響的規模與所帶來傷害、後遺症不斷擴大。如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即遭受社群平台上的不實資訊影響,最終51.9%選民投票支持脫離歐盟,引發全球譁然;同年美國總統大選亦受到不實資訊攻擊,其藉由操縱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蕊及共和黨候選人川普的選情,使美國社會更加分裂。同樣爾後包括2019年歐洲議會選舉、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與我國總統大選,以及近期的新冠疫情爆發、俄烏戰爭等事件,皆難以倖免。

歷經上述事件,各國開始意識到不實資訊的嚴重性及治理必要性,故著手規劃、制定相關規範,目前包括歐盟、澳洲、美國、法國及全球各國皆已陸續頒布相關守則與法令。本文將針對各國的不實資訊治理規範進行概要說明,並彙析動態趨勢,為我國治理策略提供建議。
 

各國不實資訊治理制度概述

全球現已有多個國家及地區針對不實資訊採取措施,包括歐盟的「不實資訊行為守則」(Code of Practice on Disinformation)、澳洲「關於澳洲不實資訊和錯誤資訊的業務守則」(Australian Code of Practice on Disinformation and Misinformation)、英國「線上安全法」(Online Safety Bill)、法國《反資訊操縱法》(LOI n˚ 2018~1202 du 22 décembre 2018 relative à la lutte contre la manipulation de l'information)等,不過各國所採用的方式、規管內容不盡相同,以下將概述各國做法。

(一)歐盟「不實資訊行為守則」、《數位服務法》及《數位市場法》

歐盟為因應不實資訊,已先後提出「不實資訊行為守則」、《數位服務法(Digital Services Act, DSA)及《數位市場法(Digital Markets Act, DMA)等三項重要監理措施(1)。

 

1  歐盟不實資訊治理規範

 

 

首先,「不實資訊行為守則」於20188月率先推出,成為全球首個打擊不實資訊的產業自律守則,其旨在改善數位平台透明度,並針對平台的不實資訊提供監理框架。目前該守則內容主要包括消除不實資訊傳播者的財務誘因、政治廣告透明度、確保服務完整性、用戶賦權、授權研究和事實查核社群平台資訊、強化監理框架等44項承諾及128項具體措施,相關內容也在實施後彙整各界意見及實施情形後持續滾動式調整,如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 EC)近期已於20226月提出更新版的行為守則,以確保內容獲得改善,且其亦將接軌《數位服務法》,成為法律監理框架的一部分。此外,簽署該守則的業者亦持續增加,包AdobeClubhouseMetaMicrosoftNeevaTikTokTwitchTwitter30餘家數位科技業者、廣告業者。

不實資訊數位平台治理言論自由資訊透明度歐盟數位服務法澳洲業務守則政治廣告事實查核網路執法法資訊操控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