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政經瞭望】從新科技運用剖析新加坡與印度的創業發展新思維
陳柏蓉 (2016/08/20) 《台經月刊第39卷第8期》
近年科學技術跳躍式成長,其中以雲端、行動、社群、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大數據(Big data)等新科技帶動全球新一波的創業浪潮,新科技進入門檻低,讓創業不再是資金雄厚的創業者專屬。尤其新技術快速回應的特色,讓這類型的創業更能符合現代生活與產業的需求,且透過新科技相互運用產生複雜的資料型態與數量,讓創業者從中挖掘潛在的市場商機,同時在產官學研各方資源投入下,新科技的創新創業更加蓬勃發展。
運用新科技的創業機會
綜觀大數據發展軌跡,過去在網路熱潮中,隨著使用者不斷增加,處理過程中早已產出許多數據資料,直到電腦、處理器與相關設備的技術升級,能夠在短時間內處理大量數據並提出報告,大數據一詞才正式成為網路與科技業的熱門議題。根據國際數據資訊公司(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 IDC) 2014年分析指出,全球的資料產出正以倍數的速度成長中,未來兩年後的資料量將會成長兩倍,如此龐大的資料量,蘊藏許多過去在低技術下沒能發覺的商業機會,促使大數據從過去的資料儲存概念進化為新的創業機會。新的科技通常難以孤軍奮戰,並須仰賴其他軟體與硬體設備的輔佐,大數據適逢其時,現在正為軟體技術開放與共享的時代,雲端與儲存等硬體設備的技術大幅提升,讓大數據能從探究過去歷史資料,進一步提升至未來預測,衍生出前所未有的商業模式與創業機會。
對於一個運用大數據的新創公司而言,如何挖掘出過去未曾使用過的資料,轉化成市場上所期待的新價值,是創業的核心目標,並接續產出創新服務,方能打造新事業的市場地位。根據Wikibon 2015年研究,目前大數據的市場投資額已達約300億美元,而IDC亦預測2019年市場規模更可達到486億美元(Worldwide Big Data Technology and Services Forecast, 2015~2019),投資的產業含括過去已投入大數據研究的廣告媒體業、零售業、電子商務、醫療與健康照護產業等,未來更會擴及到金融保險業、交通運輸業、能源產業、農業、食品業等領域。
除了大數據開創新版圖,近年拜高速網路與智慧行動裝置普及之賜,新興技術領域―物聯網也被創業家視為創業新藍海。物聯網概念早於1998年已被提出,但受限於當時的網路基礎設備,相關發展一直未能有重大突破,直到感測技術與網路傳播速度提升,與智慧手機普及後,物聯網應用至此逐步擴大。
新科技創業、物聯網、大數據、創業政策、創業生態圈、國際市場、商業模式、政府扶植、科技應用、創業投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