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TPP的策略思維與FTAAP之可行性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TPP的策略思維與FTAAP之可行性

黃暖婷、吳德鳳  (2010/04/05)    《台經月刊第33卷第4期》

近十多年來,亞太地區的區域經濟整合出現兩股不同的整合潮流,除了美國未參與其中的ASEANN」之外,另一個值得探究的,則是發想自美國,意圖APEC發展成「亞太自由貿易(Free Trade Area of the Asia-Pacific, FTAAP)」,且曾一度規劃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TPP,原簡P4)」作為墊腳石之亞太區域整合路徑。如今隨著亞太區域情勢發展FTAAPAPEC的長程目標是否可行TPPP4擴大TPP,且隨著美國積極參與,無疑又增添亞太區域新的變局。是故FTAAP的可行性TPP的策略思維,以TPP是否可作FTAAP的燃煤,皆是本文探討之內容。

 

APEC架構下之FTAAP

FTAAP的概念源自2004年,APEC企業諮詢委員(APEC Business Advisory Council, ABAC)提出。當ABAC鑒於亞太地區的區域貿易協定與自由貿易協(RTAs/FTAs)氾濫WTO杜哈回合談判停滯不前,因此,經加拿ABAC代表領銜提FTAAP構想,且在智利作為當ABAC地主國的積極遊說下,此概念立刻獲得紐西蘭、新加坡、菲律賓,以及我國ABAC會員體的肯定與支持。同年ABACAPEC領袖們提FTAAP倡議,領袖們則邀ABAC因應貿易便捷化與日益增加RTAs/FTAs對企業造成之影響,提出因應之道與可能發展之企業觀點。

FTAAPABAC的積極推動,且2006年委託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Council, PECC)FTAAP進行可行性評估後,最後在美國衡估亞太區域政經利益後,2006年首度公開支FTAAP,且在同APEC領袖會議中正式與澳洲、日本、新加坡、加拿大、智利,以及紐西蘭等七個經濟體共同倡FTAAP。在美國的強力主導下2006APEC領袖宣言正式責APEC針對促進區域進一步經濟整合,包括FTAAPAPEC長期目(long-term prospect)進行研究,並2007年領袖會議提交成果。

APEC架構下FTAAP牽涉成員眾多,加上亞太區域所呈現的亞太主義與東亞主義的競逐,致使APEC在妥協下,以範圍更大之「區域經濟整(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REI)」來含FTAAP2007APEC首次將區域經濟整合列為部長聲明與領袖宣言中的要項,甚至當年部長會議提交之強化區域經濟整合報告,亦獲得領袖會議認可,而報告中亦一以貫之的FTAAPAPEC長期目標2008APEC進一步發展出APEC區域經濟整合議程進展報告」,同時,亦APEC區域RTAs/FTAs之異(Convergences and Divergences)角度,以及從擴大、連結與合(enlarging, docking, and merging)亞太區FTAs的概念,來研FTAAP的可行性。

2009APEC將區域經濟整合議程分成加強邊境(behind the border)的貿易與投資自由化、改善邊(at the border)的經商環境,以及強化跨(across the border)的供應鏈實體連結等三大部分;針FTAAPAPEC則持續以奠(building blocks)的方式,研FTAAP之可能衝擊,其中亦提出了建FTAAP所能創造的經濟利益與挑戰。同時,領袖們亦指APEC官員2010年應探討達FTAAP的可能路(possible pathways),並向部長會議提出進展報告。


FTAAP之可能途徑

WTO杜哈回合談判進展緩慢、區域主義日益盛行、日益增多RTAs/FTAs所引發的「義大利麵碗效應(spaghetti bowl effect),以及近來東亞區域主義呈現中國大陸對區域的影響力日深,且ASEANN」的進展使APEC有弱化之虞的態勢,美國憂心此將進一步影響美國在東亞的政經利益,因此,以美國為首的亞太主義,大力倡導APEC架構下推動建FTAAP。然不可避免的,以中國大陸為首,包含印尼、泰國、馬來西亞等數個東協國家,對於FTAAPAPEC推動亞太區域經濟整合之唯一選項,持不贊同看法。因此,面對兩股勢力的角力APEC最後達成以逐步奠基、自願性,以及先從研究著手,FTAAP列為強化區域經濟整合架構下的一種選項,甚至視為一長期目標,沒有待討論的時間表與形式。

FTAAPTPP談判區域經濟整合開路者倡議跨太平洋夥伴協定亞太戰略貿易自由化APEC路徑圖義大利麵碗效應亞洲高峰會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