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變.辨.辯】淺談美國2020工程教育改革報告
王睦鈞 (2008/08/05) 《台經月刊第31卷第8期》
在知識經濟及全球化發展趨勢之下,我國正面臨先進國家科技優勢與後進國家急起直追的雙重競爭壓力。雖然近年來國際競爭力評比中,我國在科技發展指標面向有相當突出的表現,且一直是支持我國競爭力的重要來源,但同時也出現每人GDP呈現停滯不前的現象,這些現象與我國正處於從效率階段躍升至創新階段的轉換期應有相當大的關係。因此如何面對這項轉換期的挑戰,以支持台灣未來的持續發展已成為亟待解決的課題。
本文認為在所有亟待解決的課題中,工程教育是其中相當基礎且重要的環結,對我國而言,工程教育不僅與產業發展密切相關,更是產業人才主要供應來源。因此工程教育體系能否跟隨世界發展趨勢,進行動態調整,將影響我國產業發展與科技進步能否跳脫轉換期的重要因素。「2020工程師:新世紀工程教育」 (The Engineer of 2020:Adapt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to the New Century)這份報告,便是考量世界未來發展趨勢,以調整現今工程教育的步調,做好連接未來的準備。因此,這份報告相當適合做為我國工程教育政策的參考。
「2020工程師:新世紀工程教育」的報告結構可分為2020趨勢、美國工程教育問題、可行策略方向與改革建議等四部分。本文將依序簡要說明如后。
2020工程教育將面對的趨勢
「2020工程師:新世紀工程教育」此報告認為,2020工程師應面對下列四大趨勢:技術改革飛快、無止盡的挑戰、工程應用(engineering pracitce)應著重社會背景,以及未來工程師工作環境由穩定單純轉變為複雜且多元。
(一)技術改革飛快
世界正在改變,而且變化的速度比過去的100年還快。科學和工程知識,也以雙倍速度在進步。產品生命週期變短,但每個週期可提供更多功能,而且價格往往比以前較便宜,偶爾也會有全新的“破壞性”技術出現。舊技術正在被淘汰,速度也愈來愈快。
(二)無止盡的挑戰
雖然2020年的工程師需要學習許多新的技術知識,但有一些老問題是永遠不會消失的。在某些情況下,老問題將會形成危機,例如基礎建設問題,美國雖然是擁有全世界最完善的基礎建設,但這些基礎建設都有點老舊,脆弱的基礎建設仍然值得關切。或是人口老齡化問題,已開發國家人口將逐漸老化,未來工程技術應開發輔助技術協助老化公民並維持健康。
(三)工程應用應著重社會背景
在網際網路、寬頻通訊連接和高速電腦的影響下,將會對工程師帶來負面的影響。未來,工程師有可能做等量的工作但拿較低的薪資。因此,工程師們如何為自己帶來更多的額外價值,將會是他們保持強勁市場競爭力的關鍵。
(四)未來工程師工作環境由單純穩定轉變為複雜且多元
過去工程師的工作環境係在單純又穩定中開發新科技,然而,從生物醫學儀器複雜的製造設計到大型系統的網絡化設備等技術領域,都迫使未來的工程技術將更加複雜,須要不同領域的科技專家一起合作。隨著技術的日新月異,工程技術將與我們生活的每一個層面發生連結,專業工程師運用良好的專業形象,改善大眾對工程的理解,也能欣賞工程的價值和成果。
知識經濟、全球化、工程教育、創新階段、競爭力、技術改革、基礎設施、人口老齡化、社會背景、跨領域合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