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政經瞭望】課徵反傾銷稅對國內產業之影響——以台灣毛巾產業為例
張明仁 (2010/12/06) 《台經月刊第33卷第12期》
台灣反傾銷相關規定早於1967年制定關稅法時,便已將平衡稅及反傾銷稅制度作原則性規定,嗣後為因應國際潮流而進行幾次修正。1984年7月訂定「平衡稅及反傾銷稅課徵實施辦法」,就申請及調查程序為具體規定;1993年起積極配合貿易法之公布及東京回合反傾銷規約等國際規範,並考量業者需求,對「實施辦法」進行第一階段修正,於1994年11月17日發布實施,本次修正主要係對於申請、調查程序、時效控制有更完備、明確且有利於當事人之規定;2001年為配合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財政部依據烏拉圭回合補貼暨平衡措施協定及反傾銷協定之規定,全盤研議修正「實施辦法」,以期落實相關法規之透明化與國際化;2005年為使「實施辦法」更臻完整、明確,並因應國際經貿情況變化之需要,再參採WTO反傾銷協定、補貼協定,及美國、歐盟等國相關法規修正部分條文。如就反傾銷案件數量而言,自1985~2010年10月止,台灣經審理後核定課徵反傾銷稅者有14件,現行進口貨物應課徵反傾銷稅之案件計有四件(附表)。
附表 台灣反傾銷稅課徵概況
目前尚在課徵反傾銷稅之產品為銅版紙、毛巾、鞋靴及過氧化苯甲醯。其中毛巾及將於2011年落日,日前財政部亦發出公告:「國內同類貨物之生產者或以彼等為主要會員之團體如認為有繼續課徵之必要,請於民國99年11月21日前向財政部提出繼續課徵之申請」,加上毛巾產業為國內傳統產業,同時為工業局「ECFA敏感性產業」之一,故實有必要針對課徵反傾銷稅對產業之影響進行概要分析,以下將就毛巾之進口及產業概況進行介紹。
進口概況
台灣對中國毛巾課徵之反傾銷稅之稅則號列為63026000(盥洗用巾及廚房用巾,棉質毛巾織物或類似毛圈織物製)及63029100(棉製盥洗用巾及廚房用巾),由上述兩項產品之進口概況可知(圖1、圖2),自2006年課徵反傾銷稅之後,確實使該項產品自中國之進口量顯著減少。但就整體進口量而言,「盥洗用巾及廚房用巾,棉質毛巾織物或類似毛圈織物製」其整體進口量並未有顯著衰退,而「棉製盥洗用巾及廚房用巾」卻有顯著衰退,顯示課徵反傾銷稅之後,「盥洗用巾及廚房用巾,棉質毛巾織物或類似毛圈織物製」之貿易商改向其他國家為進口。而在其他國家進口量方面,2006~2009年「盥洗用巾及廚房用巾,棉質毛巾織物或類似毛圈織物製」其他國家進口量趨勢為先升後降,衰退主因為2009年金融風暴使國內消費需求衰退;而「棉製盥洗用巾及廚房用巾」其2006~2009年則是呈現逐年衰退之現象。
圖1 2002~2009年盥洗用巾及廚房用巾,棉質毛巾織物或類似毛圈織物製進口量概況
圖2 2002~2009年棉製盥洗用巾及廚房用巾進口量概況
進口單價方面,由上述產品課徵反傾銷稅前後進口單價變動概況可知(圖3、圖4),針對中國產品課徵反傾銷稅,均使其進口單價較未課徵前呈現顯著成長。但在其他國家進口單價方面,課徵關稅之兩項產品則呈現不同變化,以「棉製盥洗用巾及廚房用巾」而言,該項產品其他國家之進口單價於課徵反傾銷稅後,係呈現顯著成長,2006年該項產品其他國家之進口單價為每公斤新台幣174.8元,到了2009年其進口單價為每公斤318.45元,較2006年成長82.2%;而其他國家「盥洗用巾及廚房用巾,棉質毛巾織物或類似毛圈織物製」的進口單價方面,2006年為每公斤103.86元,到了2009年,進口單價則成長為每公斤118.90元,較2006年成長12.65%,相較於「棉製盥洗用巾及廚房用巾」,其成長幅度較小。
反傾銷稅、台灣毛巾業、內銷市場、國際競爭力、產值回升、進口轉移、價格落差、產業保護、政策成效、產業永續經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