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微電網技術應用於離島地區之經濟效益分析
洪幼倫 (2021/03/09) 《台經月刊第44卷第3期》
台灣離島地區供電營運現況與課題
台灣有馬祖、金門、澎湖、小琉球、蘭嶼及綠島等六大離島,離島電力供應由台電公司以柴油發電機組供應,部分島嶼近年亦陸續導入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加入供電行列。但仍有部分小型離島尚未由台電公司供電,居民用電便須仰賴地方政府與台電公司補助購置小型柴油發電機組供應。
然而,柴油發電除了大眾認知的環境議題外,由於離島地區燃料運輸成本較高,因此發電成本也明顯高於本島地區。有鑑於火力發電廠因裝置容量規模不同(附圖),發電成本約介於每度電新台幣10~20元,而供電不具規模性的小型離島地區,發電成本則應已超過每度電20元。
附圖 台灣火力發電廠與離島小型電廠位置圖
在政府大力推動再生能源且發電成本持續下降的情況下,若於離島地區導入再生能源將可以減少環境危害與發電成本,但離島地區因受地理限制,各島嶼的電力系統皆獨立運轉,雖有部分離島已利用海底電纜互連,但僅有小琉球係與本島電力系統連接,在再生能源大量導入的情況下,離島地區獨立小型電力系統受再生能源間歇性的影響,將比本島的大型電力系統來得明顯,可能亦將因此影響離島地區的供電品質與穩定度。
微電網系統應用於離島地區之誘因
微電網系統的經濟性是吸引用戶的關鍵要素之一,且經濟效益來自許多方面,對用戶而言,應用微電網技術可最佳化資源配置和提供高效率能源的特性,將可達到能源高效利用、環保以及提供安全可靠的客製化電能服務,這些功能便是其具有經濟效益的主因。
若離島地區大量導入再生能源將可減少燃料使用,同時解決環境與成本問題。然而導入大量再生能源可能降低電力系統供電品質與穩定性。若以微電網技術為基礎擴大再生能源利用,隨著儲能技術成本下降,將有機會改善以再生能源作為離島地區供電解決方案要素時的供電品質及可靠度。
微電網技術、離島供電、再生能源滲透率、發電均化成本、儲能系統、供電穩定性、柴油發電、太陽光電系統、電力品質、能源轉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