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探究研究人員生涯循環系統——以歐盟「居禮夫人計畫」為例
張文穎 (2008/07/05) 《台經月刊第31卷第7期》
為研究人員的生涯規劃鋪路
台灣的研究人員數逐年有成長的趨勢,因此研究人員的生涯規劃就極為重要。不過台灣尚未有一套完善的研究人員的生涯規劃之計畫與政策,以協助研究人員在職場上能得到更友善的幫助。探究生涯規劃的目的在為個人訂定生涯目標,並規劃達成目標的手段,因而研究人員的生活規劃更形重要。諸多研究皆指出研究人員因其工作類型特殊,具有工作壓力大、工時長與每天需要吸收大量資訊等特質,研究人員若缺乏完善的生涯規劃,易產生工作倦怠感或失去職場競爭力。如何替研究人員創造機會與資源或消除工作障礙,並進而引發或增進他們的創意與專業。目前歐盟以「居禮夫人行動方案」來說明歐盟將如何協助其研究人員建立生涯循環系統,本文希望藉由介紹此計畫,進而延伸探討我國未來人才應用於研究人員之流動現況,並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歐盟「居禮夫人行動方案」
(一)背景
「居禮夫人行動方案」(Murie Curie Action)為歐盟FP7(Framework Programme Seventh)人才培育計畫下的行動方案,其活動架構可分為五大部分:(1)研究人員的初級訓練;(2)終身訓練和職業培訓;(3)產業界與學術界的夥伴關係;(4)國際觀的延伸;(5)特別的行動。該計畫方案期望透過產學研間的合作,使資源得以順利流通,並妥善分配,以維持歐盟科技實力的永續發展,保持其優越的經濟競爭力;此外尚可改善歐盟各會員國間的研究活動和政策協調,重塑歐洲研究結構發展統一化的研究政策。
(二)計畫理念
「居禮夫人行動方案」之內容主要是在給予各階段之研究人員的訓練與支持,同時為鼓勵一般大眾加入科學研究的行列,積極培養歐洲研究人員的發展潛力和專業技術,透過提供優渥的研究環境,留住其培育的研究人員及吸引全球人才前往歐洲從事研究工作,達到歐洲研究活動得以蓬勃發展的終極目標。
在面臨全球化競爭日趨激烈的環境下,歐洲勞動市場的開放迫使研究人員必須具備多元化技能,這不僅是歐洲的趨勢也是世界各國共同的趨勢。另外研究人員流動性的提高,亦是影響歐洲在研究深度及廣度的重要因素。研究人員高度的流動性將有助於促進跨國或跨區域間的合作交流,同時開啟產業界和學術界共同參與研究活動的重要契機。
(三)計畫活動內容
1.訓練初級研究人員(Initial Training of Researchers)
為吸引更多的年輕學子選擇以科學研究為其終身事業,不論在公、私機構都能透過訓練,增進其在科學知識和一般技能方面的成長。藉由支持跨國性的研究團隊訓練年輕研究人員、團隊外的研究人員或工業界人士,使其可從中學習與成長;因此學歷、文憑和訓練品質的互相認證標準,是推動此計畫中重要的一環,同時歐盟也鼓勵各項訓練課程的相互認證活動。期望以系統方式整合歐洲既有之公、私部門間之高品質研究能力訓練的網絡,進而提升歐盟整體研究訓練的品質。
研究人員、生涯規劃、歐盟、居禮夫人行動方案、跨國合作、產學合作、人才流動、政策建議、高教部門、創新人才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