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國際政經瞭望】日本太空產業的趨勢與前瞻

 

台經月刊

 

【國際政經瞭望】日本太空產業的趨勢與前瞻

王皓平  (2024/09/09)    《台經月刊第47卷第9期》

日本太空事業長期以來由中央政府主導,隨著太空商業世代、數位傳輸科技創新帶動的宇宙產業多元化發展,政府雖仍高度涉入其中,但已積極導引公私立研究機構、新創公司,乃至於企業投入,從而開啟全新的太空產業發展。長期以來以JAXA為主體的太空研究機構,未來將逐步轉變為公部門出資鼓勵企業及新創公司投入新興課題研發的「公私協力」體制。

 

日本於2008年制定完成並頒布施行《宇宙基本法》,該法第一章「總則篇」即揭示日本應積極投入太空開發利用的事業,其政策目的在於以下事項:維護太空空間的和平、提升國民生活水準、振興日本太空產業,以及太空事業必須有助於整體人類社會發展的目標。

肇因於日本發展太空事業的「初期」,有明顯的「防衛」與「安全保障」政策意涵,加上太空事業的開發費用巨大、民間企業獲利不易,致使長期以來日本中央政府主導的性格濃厚。然而,隨著國際冷戰終結、太空事業的國際合作興起,乃至於衛星世代所開啟的太空商業世代、太空旅行議論的風潮,以及數位傳輸科技創新帶動的宇宙產業「多元化」的發展。此等發展態勢,日本中央政府雖仍高度涉入其中,但已積極導引公私立研究機構、新創公司,乃至於企業投入,從而開啟全新的太空產業發展。

 

日本設立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目前主要的研發活動包含:發射載具如H3火箭的研發;衛星技術如活用衛星觀測的影像早期發現土石災害及淹水災害;太空探索如月球表面及水資源調查等任務。

 

日本國內外太空產業的情勢

日本內閣府內設置「宇宙政策委員會」,該委員會針對太空事業的發展,認為除了可以豐富國民生活之外,更可以開啟各種不同尖端科技領域的研究。除此,投入太空科技研發的國家愈來愈多,各國民間企業亦紛紛投入太空事業,諸如衛星通信電視節目、氣象衛星天氣預報,以及GPS導航等的應用,其應用研發走向科技化與多元化。

尤其,2010年以降,全球進入所謂的「第四次產業革命」(注1),促使宇宙事業與資訊科技(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產業進入歷史的機遇,已碰撞出不少新型事業,使得太空產業面臨「典範移轉」(Paradigm Shift),並且牽引其他產業快速成長。以下謹從三種面向進行說明。

(一)資訊科技與大數據導引太空事業的創新發展

不只是大型衛星的高傳輸量、長壽化與太空遙測的高分解能力,小型衛星串連後所形成「集群化」(コンステレーション),亦可大幅提升太空遙測的觀測頻率與過去未曾達到通信範圍,從而強化衛星的通信服務。

再者,諸如人工智慧(AI)、大數據(Big Data)、物聯網(IoT)等科技的發展,也激盪出新型的太空事業。舉例來說,可以透過衛星照片與人工智慧整合,解析或發現地球地表以及地下資源的變化,從而發展出新的商業服務。

日本太空產業JAXA衛星技術火箭研發太空探索民間新創公司宇宙基本法太空商業化政府補助政策太空產業趨勢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