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國家個論 1:美加頁岩革命成功原因之探究與影響
沈彥志 (2014/07/08) 《台經月刊第37卷第7期》
近幾年美加地區成功開採頁岩油氣,帶動能源的轉變,與世界其他主要地區比較下,在頁岩油氣探勘及生產方面發展較早且已有顯著效果,本文即在探討美加頁岩革命成功的原因,並深究在美加由能源進口逐漸轉型能源自足的情況下,如何影響全球天然氣市場產量、價格與貿易情況。
美加頁岩氣革命緣起
美加頁岩革命的成功,主要是由於開採技術的進步,技術進步的源頭是位於美國德州北部的「米契能源開發公司」(Mitchell Energy and Development Corporation),創辦人為喬治‧米契(George P. Mitchell)於1980年代開始接觸開發頁岩氣。當時米契能源與美國天然氣管線公司(Natural Gas Pipeline Company of America)簽訂長期契約,保障天然氣供應穩定,亦為米契能源帶來固定訂單,更預估其傳統天然氣產量將於未來十年內呈現下降趨勢,於是在德州Barnett岩區尋找新的天然氣資源。在此岩區中,傳統天然氣和頁岩氣大多是重疊的(傳統天然氣在地表淺層,頁岩氣位於地表深層),當時在技術有限的前提下,開發頁岩氣仍面臨相當程度上的困難。
但美國政府逐漸鬆綁天然氣的價格管制,天然氣價格開始回升,喬治‧米契也預期頁岩氣將會產生一股龐大的商機,於是以最低價方式,將土地全部承租或是購買。而這項舉動是因為美國的土地和礦產之所有權屬私有制,任何人都是地主或礦主,而這也是啟動頁岩革命之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藉由地質調查及震波測勘技術,重新探測德州Barnett岩區,了解頁岩地層的地質條件並建立資料,改良開採頁岩油氣的水平鑽井(Horizontal Drilling)和水力壓裂(Hydraulic Fracturing)技術,大大降低開採鑽井成本,綜合上述條件加速助長頁岩革命。
美加頁岩氣產量變化
與世界其他主要地區相較下,北美地區在頁岩油氣探勘及生產方面起步較早且已取得明顯成效,且兩國天然氣生產量的比重日益提升,將對全球其他地區天然氣市場產生影響。
整體而言,北美頁岩氣技術可採量約為64.54兆立方公尺,約占全球之29.2%,而這當中以美國技術可採量為全球最高,達32.88兆立方公尺(表1),約占北美技術可採量的50.94%,而加拿大與墨西哥內的技術可採量則相近。
頁岩氣革命、能源政策、水平鑽井、水力壓裂、天然氣市場、價格變動、能源獨立、北美出口、技術突破、全球貿易影響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