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博志論壇】美、中、歐追求貿易新秩序的方法比較
陳博志(台灣大學經濟系名譽教授.台灣經濟研究院顧問) (2025/04/10) 《台經月刊第48卷第3期》
世界貿易需要新秩序
貿易自由化及全球化是二戰之後幾十年國際貿易秩序的主要發展方向,但後來這種秩序問題叢生,因為大部分國家未能依自由化的學理補償因自由化和全球化而受損的人民,有些國家更違背公平競爭的原則而以各種不公平政策搶奪別人的市場,於是不少人想發展新的世界貿易秩序。但其中有些做法可能會使秩序更亂,有些主張則是空話,或者會導致由一個大國指揮其他國家的威權秩序。相對地,歐盟的一些做法可能更有機會改善國際貿易秩序,值得各國學習與合作。
美國要避免推動新秩序的方法傷及無辜
八年前美國川普總統想以雙邊談判及單方面制裁的方式,逼某些國家放棄不公平政策,而恢復全球貿易較自由開放的秩序。這應是重建世界貿易秩序的方法之一,但有些採不公平政策的國家即使簽了協議也不願落實執行。現在重返白宮的川普總統想用更激烈的手段來對付不公平的國家,並保護美國產業和經濟。但更激烈的手段就更難精準打到目標而更可能傷及無辜,同時也更可能造成各國以更多不公平政策相競爭,而不易使貿易秩序改善。
中國推動多邊主義不能只講目標而缺少做法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提出發展全球貿易新秩序的主張,不少人因為他的主張有不錯的目標,或因為對現有秩序及美國新推動之秩序的不滿,而認為中國和習近平的主張可以成為未來的新秩序(經濟日報,2024)。但習主席的主張其實只是重述一些大家及現有體制幾乎是公認的目標,並沒有新意,而中國實際的做法更常違背他說的這些目標或原則。所以客觀仔細來看,中國本身的做法若不改善,習主席主張的新秩序可能不是空話就是比現存秩序更有問題的方向。這需要較詳細的說明。
美國近年用雙邊談判或單方制裁以對個別國家施壓的做法,可能常會不符合WTO的多邊原則,也可能使很多相關的國家不滿。習近平在中共二十大的報告中就主張要「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推進國際關係的民主化」,「世界前途命運由各國共同掌握」,「中國倡導堅持開放包容,不搞封閉對抗」,「不搞衝突對抗」。這些主張很好聽而可吸引一些人,但中國的實際做法卻常違背這些主張,因此很難讓人相信中國會遵守這些其實大部分人也在說的主張。
國際貿易秩序、全球化挑戰、不公平競爭、多邊主義、歐盟治理、碳邊境調整、最低稅負制度、產業政策、川普貿易戰、中國經貿行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