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社論】舉辦國際會議為台灣打開世界之窗

 

台經月刊

 

【社論】舉辦國際會議為台灣打開世界之窗

台經院  (2009/08/05)    《台經月刊第32卷第8期》

   6月中旬美商賀寶芙亞太區負責William M. Rahn宣布今(2009)的亞太地區高階經理人教育訓練會議,台灣以雄厚的實力與政府的強力支持下,打敗韓國及新加坡,將9月分於台北南港展覽館盛大舉辦,預計2萬人參加,其中國外人士超1萬人,涵蓋十餘個國家,估計可以為台灣帶來十多億元的觀光效益6月底中華民國兒童心臟學會吳美環理事長自海外傳回好消息,台灣順利擊敗印度,取2010年世界兒童心臟學會的舉辦權,預計會1,500位來自海外人士參加。總部宣布台灣取得舉辦權的理由有三個,一為台灣學會所提的企劃書最完整、第二是台灣政府的強烈支持態度令人感動,第三則為台灣的組織經費與專業實力堅強。今年初起即不斷有國際組織選擇在台灣舉辦國際會議的訊息傳出,在這一片不景氣的熱浪中,不啻是給我國會議及觀光產業注入一劑又一劑的強心針,經濟部國貿局所主導的「台灣會展躍升爭取國際會議在台舉辦計畫」,則是背後最主要的政策幕僚與推手。

當全球籠罩在金融海嘯所衍生的不景氣當中,第三產業的興起彌補製造業與服務業的營收下滑。其中,會議產業可牽動多元化的產業發展,亦可有效提升國家之國際知名度、學術產業發展、與國際接軌等無形價值,因此各國政府皆投入大量資源開發軟硬體設施,並結合民間單位共同爭取國際會議在該國舉辦。根據國際會議協(ICCA)的統計分析顯示,國際會議舉辦地點已逐漸由歐美地區往亞太地區轉移的現象,而全球輪流舉辦的會議逐漸減少,但是亞太地區內部輪流舉辦的國際會議卻逐年增加,實為我國發展會議產業的機會。以亞太地區而言,新加坡、韓國、泰國、香港、澳門、中國、印度等當地政府,無不大興土木建造國際級大型會展場地,同時亦提供許多優惠措施支持在當地舉辦之國際會議,以賀寶芙亞太地區高階經理人教育訓練會議為例,韓國首爾不惜提出免費出借場地作為誘因,以爭取該會到當地舉辦;補助款方面,澳門政府甚至提出每6,500萬元澳幣經費,不限當地業者提出申請至澳門舉辦國際會議之補助。

台灣發展會議產業之優勢在於具備多元文化與豐富的自然環境NGO(非政府組織)活躍於全球各個角落、我國的醫學科學工程,以及多項產業具備極強的國際競爭力等,因此經濟部近年積極協助民間組織爭取國際會議到台灣舉辦,希望藉由國際會議在台舉辦可以吸引國際商務或專業人士來台消費,並由這些國際人士推廣台灣的專業與國際形象。國際會議主要可分為協會型會(Associate meetings)、政府組織型會(Government meetings)、企業型會(Corporate meetings)。協會型會議主要由各個國際性協會定期舉辦,舉辦地點、天數較不固定;政府組織型會議則由國際性組織定期舉辦,參加對象多為各國之政府組織,會議目的多以經貿、社會、產業發展議題為主,例如世界貿易組(WTO)、亞太經合(APEC)、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PECC)等;企業會議主要為企業界為達經營管理之目的所舉辦之會議,CEO會議、經銷商會議、教育訓練會議等,以及為獎勵目的所舉辦之會議,如直銷商表揚會議、保險業務交流會議等。雖然會議類型不同,但是任何一種會議皆會為會議舉辦城市帶來住宿、餐飲、交通、觀光、購物等立即的經濟效益,因此各國政府無不積極推動國際會議在當地國家舉辦。

要爭取國際會議來台舉辦,首先要了解這三種國際會議類型的各項需求,以及我國的發展條件,以協會型會議而言,根據國際會議協(ICCA)的統計,協會型會議舉辦最多的產業依序為:醫學類、科學類、工程類、社會福利、產業等,這些都是我國發展的強項。醫學方面,我國已舉辦過的心臟學會、小兒科醫學會、中風學會、黏多醣症協會;科學方面,我國的中央研究院及國家實驗研究院每年皆舉辦大大小小的國際會議,尤其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去(2008)2010年全球科學理事會的會長,該學會下有三十幾個領域的科學會,涵蓋四十幾個國家,未來將有助於這些科學類的會議在台舉辦機會;工程及產業類方面,世界電子電機工程師協(IEEE)每年在全球有無數的主題討論,為各國積極爭取的協會IEEE在台灣就有台北及台南兩個分會,主要是台灣ICT產業領域的發展屬於全球較前瞻者,因此這些重要議題也會在台灣舉辦,現階段最知IEEE 802.16e WiMAX的國際會議已在台灣辦過許多次;社福及弱勢團體也是我國另一在國際間發展的強項,包括伊甸基金會、國際志工協會、慈濟功德會等。

在政府組織型會議部分,由於我國在國際上並沒有許多的邦交國家,甚至長期遭受中國政府的打壓,使得我國參與政府型國際組織都非常困難,遑論爭取國際會議在台舉辦,以我國參10APEC為例,當初我國加APEC時即有但書,明確指出台灣不能做為主辦國,APEC每年約有一百多場會議可由主辦國決定會議舉辦地點,因此雖然台灣已經APEC的會員,但卻沒有機會主動主辦這些會議。然而當年主辦國沒有能力辦理的會議或者我國在議題上表現突出的會議,例如中小企業議題、縮短數位落差議題、電信產業等,則為我國的機會。隨著馬政府的休兵政策開始,對於我國爭取這些政府組織型會議又露出了一線曙光,包括最近發布APEC電信會議預計今年底在台舉辦。

企業型國際會議如以人數多、規模大、舉辦次數較頻繁者,當屬醫藥會議、直銷商會議、保險人會議等,通常企業會議多含括獎勵旅遊活動,因此參加之國際人士在台消費之金額往往較其他類型之會議還要高出許多。要爭取跨國企業來台灣辦理會議的關鍵因素,主要仍考量台灣該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以及台灣辦理會議的條件。以賀寶芙的會議為例,台灣賀寶芙營業額在亞太地區排名第一,全球也僅次於美國及墨西哥,且在全球不景氣的時代中,台灣賀寶芙連5年成20%2010年全球半導體產業會議選在台灣舉辦,也是因為台灣的半導體產業發展具備國際競爭力,屆時全球半導體業者聚集台灣共同探討產業發展及市場趨勢外,亦可習取台灣半導體產業之營運經驗。

由於不同類型的國際會議所要求的條件不同,因此政府給予的協助也需要以客製化的方式提供,但相同的是每一個國際會議爭取到台灣舉辦皆可帶來可觀的觀光與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國際形象提升的無形效益。總而言之,舉辦國際會議可為沒有多少正式外交關係的我國打開世界之窗,讓全球都看得到台灣。然而,現階段台灣舉辦國際會議仍有一些急需改善的地方,包括缺乏大型多功能的會議場所、各級政府的資源整合與認知不足、欠缺國際級連鎖觀光飯店NGO對於會議顧問公司的認知度等,皆是我國可以加強之處;對於好不容易爭取到的國際會議,如果沒有適合的舉辦場地、相關政府單位承辦人員缺乏強烈的重視、各種等級的飯店房間數不足、旅遊品質不佳等因素,使這些國際人士對台觀感不佳,將對於國際會議在台舉辦帶來反效果。因此,希望政府相關單位能夠重視到,爭取國際會議固然重要,但是相關環境與措施條件更是需要改善,以備未來吸引更多國際人士來台參加國際會議與活動,並提升我國及舉辦城市之國際曝光度與國際形象。

國際會議會展產業觀光效益經濟部國貿局APEC電信會議協會型會議企業型會議台北南港展覽館綠色新政國際形象提升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