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國際再生能源現況與政策變化趨勢
吳靜宜、丁蕙萱 (2011/07/06) 《台經月刊第34卷第7期》
工業革命以來化石能源(Fossil Energy)與核能的長期開發使用,不斷持續侵蝕自然環境,以及人類的健康與生活品質,1960年代以前英國倫敦煙塵害,造成多人因呼吸道疾病及併發症死亡,而核輻射外洩亦釀成恐慌與環境永久的傷害。1960年代以後科學家發現溫室氣體(Greenhouse Gas)排放所導致全球暖化(Global Warming)的重大危機,將帶來難以彌補的浩劫。
推展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為永續發展世界高峰會議(World Summit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SSD)認定未來全球追求永續發展的重要策略之一,其主要功能包括:(1)加強能源安全:豐富及分散能源、增加能源的原生能力(降低進口依賴度)以及不具耗竭性;(2)降低全球及區域汙染與溫室氣體排放;(3)提高特定能源需求,如基礎建設的滿足度;(4)增加地方與區域的就業機會。歸納前述再生能源具備之功能特性,涵蓋能源安全、競爭力及社會發展等層面,可知發展再生能源是最符合永續發展特質的策略之一。
在氣候變遷的壓力之下,全球各國莫不以發展綠色能源為主要對策,尤其是再生能源的使用。再生能源係指循環再生可永續利用之初級能源(Primary Energy),普遍分成太陽能(Solar Energy)、風能(Wind power)、生質能(biomass)、水力能(hydropower)、地熱(geothermal)與海洋能(marine energy)等。傳統以水力與生質能應用較早,1970年代後環境與能源議題發酵之下,各國積極尋求替代能源,再生能源遂順勢興起。
全球再生能源發展現況與趨勢
2009年全球再生能源裝置容量估計約為1,230GW,較 2008年增長7%,且其發電量占全球總能源發電量18%(圖1)。儘管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發電總量中的比重偏低,但每年仍有顯著成長。為積極面對能源、環境和氣候挑戰,世界主要國家特別是已開發國家皆加快了替代能源和再生能源的發展步伐。在所有再生能源裝置容量變動幅度中,2009年風力裝置容量升幅最大達38GW;水力發電則於近年來持續增長,每年約增加30GW;太陽光電裝置容量增長則超過7GW。2009年全球前五大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分別為中國、美國、德國、西班牙及印度。2008年全球對於再生能源總投資金額約達1,300億美元(不包括大水電),2009年提升至1,500億美元(圖2)。以下就各類再生能源別全球發展現況及趨勢作說明。
圖1 2008年全球能源發電量
圖2 2004~2009年全球再生能源投資金額
2007年以來,部分已開發國家政府紛紛制定新的能源計畫,加速發展再生能源及核電。美國通過開發替代能源和提高能效,將汽車耗油量壓縮20%,重點發展生質能源、氫能和太陽光電等再生能源。歐盟推出新能源政策,大幅度提高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費比例,2020年風力發電、水力發電和太陽光電的消費比例將提高到20%,生質液態燃料占汽車燃料的10%,再生能源發電占全部電力生產量的32~40%。因此,全球為了減少傳統化石能源使用,達二氧化碳減量目標,紛紛推陳出新其政策,顯見未來各類再生能源發展將逐年增加與擴大。
再生能源、太陽光電、風力發電、綠色能源、氣候變遷、能源轉型、政策支持、能源安全、溫室氣體排放、能源發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