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當科技進入地方場域
許芷浩 (2023/05/05) 《台經月刊第46卷第5期》
數位展示科技目前在場域運用上有單一科技的輔助呈現,也有串聯不同科技的整合運用,本文分析地方場域可應用之數位展示科技,並舉故宮博物院、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屏菸1963文化基地、英國倫敦科學博物館,以及荷蘭飛利浦博物館為例,帶領讀者了解文化與科技結合的創新體驗。而亞太行銷數位轉型聯盟協會,提出台灣版的行銷科技地圖,並將MarTech區分為廣告技術、流程與管理等六大領域,為企業導入數位轉型可以依循的方向。
在數位時代之下,科技工具的應用模式快速推陳出新,各種虛實整合方案使得實體場域產生了更多多元發展的可能。文化與科技的結合成為地方場域發展新議題,使地方場域得以突破傳統思維,催生藝文創新服務模式,助力場域提升其優勢與整體經濟價值。本文主要梳理地方場域可運用之相關數位展示科技及應用案例觀摩,後再援引行銷科技(Marketing Technology, MarTech)架構,分析地方場域導入行銷科技案例之模式,以供各界參考。
透過5G/6G行動通訊技術、3D掃描建模與動態捕捉、數位雙生的全息投影、實境展示技術,以及IoT物聯網互動感測,地方場域應用數位展示科技,豐富了可展示的文化資產與多元內容,並打造創新的互動體驗。
場域可應用之數位展示科技
根據我國文化部推動中的數位建設計畫脈絡,其中「國家文化記憶庫及數位博物館應用計畫」以故宮博物院為場域,規劃強化運用數位媒體新技術如3D、擴增實境(AR)、虛擬實境(VR)等技術創造沉浸式觀展體驗,研發虛實整合的數位展示和文化體驗;其二則是「文化科技5G創新垂直應用場域建構與營運計畫」,規劃建構指標性智慧展演場域,以地方文化特色結合文化科技,加入AR、VR、MR、5G及數位雙生(Digital twin)等技術運用於地方場域及場館當中。另外,2022年文化部也運作「推動地方場域導入藝文創新服務示範計畫」,選定以北投中心新村、三芝遊客中心及恆春古城等場域執行示範,希望結合AR、VR、混合實境(MR)、3D掃描建模、虛實整合、IoT物聯網互動感測及動態捕捉等科技,導入文化要素、設計概念及科技應用等創新服務,以活化地方文化場館及觀光場域,達到永續發展的目標。
綜上所述,進一步梳理地方場域可應用之數位展示科技,從5G到未來6G行動通訊技術作為通訊環境的基礎之下,3D掃描建模、動態捕捉等內容保存與創造虛擬角色之技術,豐富了可展示的文化資產與多元內容;數位雙生、實境展示(AR、VR、MR)技術、IoT物聯網互動感測等,可在場域中環環相扣的為人們打造創新的互動體驗(附圖)。
數位展示科技、地方場域創新、文化科技應用、沉浸式體驗、數位雙生、物聯網互動、行銷科技、地方文化永續、智慧展演場域、MarTech策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