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重要國家推動文化創意產業之概況
吳芳姿、黃瑜汝 (2010/08/05) 《台經月刊第33卷第8期》
過去常有人認為藝術補助是一項報酬率極低的投資,這觀念隨著文化創意產業逐漸於全球各地掀起一股風潮後,讓各國開始改觀,紛紛喊出「投資藝術可以創造財富」口號,化藝術的危機為轉機。以日本為例,「神奇寶貝」成為日本史上最熱賣的商品,衍生的經濟效益至今仍不斷發燒;英國的奇幻小說《哈利波特》搬上大銀幕後,幾乎每集都在全球創下十億美金的驚人票房,也帶動周邊相關商品熱賣;在美國,蟬聯143週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的《暮光之城》也改編成電影,於全球青少年族群中引爆話題,第三集電影一推出便讓片商在短短一個週末回本;南韓的精緻連續劇近十年來風靡了全亞洲,從「藍色生死戀」、「大長今」到「冬季戀歌」,感人的故事吸引不少韓劇迷赴韓國遊覽,重溫電視情節,連帶提升該國觀光業的收入。目前全球各國無不大力推動文化創意產業,除了冀望能因此帶動國家經濟成長、產業升級,同時還能達到宣揚民族文化的目的。本文將探討英國、美國、日本,及韓國等四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成效甚佳的國家,瞭解其文創產業發展的成功要素,以作為我國借鏡。
本文研究發現,英國文化政策強調借重民間的創意與活力,讓文化藝術的發展回歸由民間主導,政府扮演的角色僅為協助輔導,而政策明確且推行確實、有效率;美國以法令條文保障智慧財產權,使民間得以盡情發揮其創意,毫無後顧之憂;日本所有的文化產業當中,以各類動漫節目最引人注目,動漫產業的成功,除了政府的扶持及完整的產業鏈之外,全民的積極參與也不容忽視;韓國除了政府與民間皆具有強烈企圖心,投入巨資扶持文化產業,且政府以系統性及整合性的策略,使韓國文創商品走向國際,逐漸在全球文創產業中嶄露頭角。
文創產業的發源地:英國
1980年代之後,文創產業的推行成為世界許多國家文化政策的重點,尤其以英國最具代表性。當時英國飽受高失業率及經濟衰退之苦,為重振英國經濟,執政當局亟思整合各文化相關部門。故於1997年大選,工黨獲得壓倒性勝利後,便將文化事務主管機關訂名為「文化、媒體暨體育部」(Department of Culture, Media and Sports),開始大力推動文化創意產業,英國也因此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明確提出文化創意概念的國家。
觀察英國文化、媒體暨體育部的主要的策略目標為:(1)提升孩童及青少年對於文化及體育活動的參與度;(2)社區營造;(3)促進個人及社區獲得高品質的文化及體育活動,確保贊助經費運用的有效性及品質;(4)促進創意經濟及創意產業的經營環境,提升產業附加價值。
文化、媒體暨體育部負責全英國文化政策指導與監督,但並不參與實際工作。相反地,該部門以經費補助非部會性質的諮詢機構,由公家機關出資,交由英國電影協會、博物館等組織來執行。此外,該部門也透過「企業贊助藝術學會」,推出藝術配合款方案,鼓勵企業加入藝術贊助的活動,把企業精神帶入藝術生活中。簡而言之,英國藉由公部門及私部門相互合作交流及投資,打造出世界一流的文化創意成果。
文化政策、創意經濟、智慧財產權、動漫產業、影視出口、產業鏈整合、國際行銷、就業機會、公私協力、文化主體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