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產業動態SNG】台灣電路板產業智慧製造藍圖介紹

 

台經月刊

 

【產業動態SNG】台灣電路板產業智慧製造藍圖介紹

徐恩仲  (2021/04/09)    《台經月刊第44卷第4期》

    電路板產業為台灣第三大電子零組件產業,整體產值僅次於半導體與面板產業,且台灣擁有全球最完整電路板產業供應鏈,上下游800家企業,台商總產值全球居冠2019年市31.4%)。然而面對如火如荼智慧製造浪潮,台灣電路板發展歷史悠久,設備新舊程度差異大,較難同時更新,僅能由單一站點或單一產線逐步推動,導致如何更新並找出適合的製造模式是經營者共同面臨的難題。

根據資策會與台經2020年電子資訊產業設備聯網調查結果,台灣電路板產業為因應下世代的電子製造業競爭,多已積極在工4.0與智慧製造應用布局。過去兩年有接近六成的電路板業者每年投資新台1,000萬元於智慧製造應用,並有三成以上的業者表示會逐年提升智慧製造投資預算。

為因應電路板產業導入智慧製造的未來布局,台灣電路板協(TPCA)、資策會與台經院三方共同合作,2019年年底共同發表「台灣電路板產業智慧製造藍圖」,提供欲發展智慧製造之電路板製造業者參考。本文將介紹台灣電路板產業智慧製造發展現況,以及台灣電路板產業智慧製造藍圖框架與工作,作為業者未來布局參考。
 

我國電路板產業智慧製造現況

德國國家科學工程(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catech) 定義了工4.0成熟度指數,從工2.0升級4.0共有六個階段,分別為電腦化、聯結化、可視化、透明化、預測化與適性化,製造業業者導入智慧製造可分為設備面、生產面與營運面進行(1)。

 

1  4.0成熟度指標與電路板產業發展困境 

 

通常根據工4.0成熟度指標,由於台灣電路板產業發展歷史較為悠久,許多機台並不具備聯網與資料收集功能,多仍須仰賴人工進行抄寫,整體智慧化程度約2.5~3.0間左右,前十大電路板業者的工4.0程度較高,約3.0。以下就上述設備、生產與營運等三面向,說明台灣電路板產業智慧製造的發展現況。

(一)設備面

設備面是組成智慧生產工廠的主要角色,為智慧製造體系的基礎,電路板板廠亦普遍從設備面導入智慧製造。主要概念為安裝感測器針對設備狀態數據進行收集,並將收集到的數據連網上傳至平台,業者透過數據分析技術與演算法所得之結果,用以提升設備狀態。

智慧製造電路板產業工業4.0設備聯網數據分析智慧排程生產效率供應鏈管理數位轉型5G應用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