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從專利看創新趨勢——記憶體產業專利分析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從專利看創新趨勢——記憶體產業專利分析

魏志賓  (2006/04/05)    《台經月刊第29卷第4期》

記憶體在我國扮演著左右半導體產業興衰的要角,分別由進出口統計來說明,首先從出口額而言,台灣半導體業出口產值2,700億新台幣2004ITIS調查)。這當中最大的比重是記憶體的產值,占50.8%之多。同2004年,台韓逆差擴大,曾造成輿論譁然,國貿局數據顯示台灣2004年間向台韓貿易逆差當中,半導體產品即1,272億之譜。當中,近乎31.4%DRAM相關技術或產品進口。因此可見記憶體在半導體產業中扮演的角色。

台灣雖然有著優異的記憶體代工技術,由於早期的智財爭奪戰中起步較晚,而後的產能擴張戰與品牌行銷戰當中,未能及早占有市場先機,不但因此使得記憶體成為對韓貿易逆差的要角,而且受制於他國專利封鎖下,產業向上發展的潛能與意願相對備受影響。

國際間,相同情況也發生在韓國身上,但結果卻大不相同,韓國記憶體產業發展一直備受日系大廠所牽制,但是最後都在廠商突破專利封鎖的圍城之後,以快速擴張的產能,迅速的取得市場地位。這當中著名的例子就是三星在快閃記憶(Flash)Sandisk合作,突破東(Toshiba)MLC技術上的封鎖,隨著三星快速建廠擴產,搶NANDFlash市場占有率,如今三星NANDFlash寡占地位可說難以撼動。東芝雖然稍後在三星的權利金上受益不少,但是終究NANDFlash市場擦肩而過。

因此,由以上的事件當中,不難看出專利競賽儼然是市場爭奪的前哨戰。有鑑於此,本文將以專利技術分布的角度,深度分析半導體產業中的記憶體專利的分布。USPTO1976~2005.11之間的專利資料,以用途、產業鏈、國別等進行比較性分析。
 

記憶體專利之全球產業鏈分布

由專利的發展來看,專利布局最早也最多的部分是上游迴路設計,其次是中游製程,最後是下游應用,請參考11。不難觀察出,產業的發展脈絡是由上游設計開始布局,是最早也最深的一部分,其次漸漸擴散到製程、應用。直到10年以來隨著製程的與模組化成漸的成熟,漸漸的由量產的下游應用相關技術開始蓬勃發展。若深入瞭解記憶體的應用方式,可概分為通訊、車用、泛用、控制系統、商用、語音,各應用方式的專利表現請參見2。以專利布局的傾向上來觀察,應用性的方向多半與通訊產品有直接關係,由於為通訊領域的商業附加價值較高,同時通訊領用之記憶體較小(相較PC或者遊戲機),較能容許許多新概念進入,以均攤發展出期高居不下的成本。其次最活躍的應用是近年因為車用電子蓬勃下所產生的需求而衍生的需求。

記憶體產業專利分析半導體產業專利布局技術創新台灣代工設計專利製程專利記憶體應用NAND Flash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