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社論:因應技術匯流,加速光纖到府

 

台經月刊

 

社論:因應技術匯流,加速光纖到府

台經院  (2004/12/06)    《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7卷第12期》

此為原作純文字檔,如需完整圖文PDF檔,請儲值後下載

由於科技之進步,使得資、通訊之技術應用範圍互相重疊,網路、通訊與媒體之傳輸逐漸匯流成單一型態,各式應用之間的界線越來越模糊。譬如語音、影像、數據、多媒體、傳播終將利用共同之平台將資訊呈現予使用者。所以在傳輸的過程中,頻寬就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當所有之資、通訊應用都必須透過相同之管道來傳輸,那麼此管道之品質與傳輸能力就是關鍵,這也就是寬頻網路建設已成為國家競爭力重要指標的主要原因。

我國目(20046)寬頻用戶包括撥接用326萬戶,對稱與非對稱式數位元用戶迴(XDSL)用戶282萬戶,纜線數據(Cable Modem)用戶35萬戶,固接專線用戶數1.3萬戶,整體服務數位(ISDN)用戶數1.2萬戶,學術網(TA Net)用戶數376萬人,光纖到府用4,500戶。將上述各個連線方式用戶數經過加權計算,並扣除低用戶,一人多帳號與多人一帳號等重複值後,估算出我國經常上網人口892萬人,下載寬頻主要是18Mbps之間。顯示我國資訊化之普及程度已達先進國家之水準2004年世界經濟論(WEF)將全世102個國家以寬頻用戶普及率排名,我國名C第四,僅次於南韓、香港、加拿大三國。但是若仔細比較寬頻之服務水準,那麼我國則呈現明顯落後,譬如,寬頻費率之可負擔性名列32ISP服務市場競爭度名列27名。探究這種評比結果似乎不太一致之原因,可以歸納出我國對於寬頻之定義太過寬鬆,我國主要寬頻之使用戶ADSL用戶,頻寬範圍大多2Mbps之內,此與日本100Mbps頻寬、韓國30Mbps 頻寬為主流應用範圍相距甚遠。如果以每Mbps200410月之資料)之使用費率來比較,則可發現韓國0.34美元,日本0.42美元,香港2.57美元,台灣高3.5美元。這樣之評比結果顯示台灣之寬頻建設仍需加強,絕不可2MbpsADSL服務而自滿。

寬頻網路的發展,只會朝頻寬越來越大的趨勢前進,不管是從政府機關在公務的運用,企業在商業方面之應用,還是一般消費者在休閒娛樂之應用,大頻寬的應用需求是愈來愈殷切。譬如,高畫質視(HDTV)60Mbps、視訊會議及網路電(VOIP)2~20Mbps,上網瀏覽及應用需10Mbps,總合頻寬之需求應在數Mbps以上,為了應付日益增加之頻寬需求,美、日等先進國家均朝向提供光纖到府FTTX,包FTTCFTTBFTTH等)之相關服務。

網路傳輸包括骨幹網路、都會網路、接取網路與區域網路,這些網路除了接取網路大多均以光纖化,傳輸頻寬100Mbps10Gbps,接取網路是介於都會網路與區域網路之間,傳輸速度仍DSLMega等級,可說是網路發展寬頻的主要瓶頸,接取網路逐步光纖化是解決方案之一。光纖接入的過程當中,主要是以乙太網(Ethernet)為基礎之被動式光纖網(EPON)作為主流技術,服務模式可以區分為光纖到路(FTTC),光纖到(FTTB)及光纖到(FTTH)等。

FTTX在數位產業之發展上扮演重要角色,不僅在光通訊產業之生產製造上提供鉅大產值,也在數位內容產業之傳播應用上,實居關鍵之地位。我國目FTTX(傳輸速度100Mbps以上)之用戶僅4,500戶,較日本及美國FTTX用戶明顯落後甚多,日本政府預期在明年2005FTTX1,000U戶,光纖覆蓋率100%,美FTTX之用戶今年已100萬戶,我國也設定發展目標,預訂2007年之前FTTX用戶可以達206萬戶。不過在實際之推動上,卻顯得相當「牛步化」。因為光纖鋪設需挖管道,而目前各縣市道路挖埋之路證發放規定相當嚴苛,固網業者不易取得。因此,即使骨F網路已經具備,但是用戶迴路部份仍是難以突破,實已成為我國資、通訊產業與數位內容產業之發展瓶頸。政府主管機關實責無旁貸,積極協調地方政府與固網業者,加緊鋪設光纖網路,以提供企業與一般民眾更佳之資、通訊服務水準。

我國電信產業之主管機關為交通部電信總局,電信設備製造業之主管機關為經濟部工業局,廣播媒體服務業之主管機關為新聞局,為了因應技術匯流,政府於今年成立了通訊傳播委員會籌備處,整合電信總局與新聞局有關監理產業之政策業務,但對於輔導產業之政策任務仍維持在原來機關,這樣之作法似乎陷入了「三個和尚挑水,沒水喝」之困境。技術匯流之相關產業業者好像找不到相對應之政策主導機關,產業發展如果可以正常運作,自然也不需政策之干預。然而,不幸的是,技術匯流之後,技術進步太快,遠遠超過舊有法令之規範,民間業者若要開拓新業務,勢必要面對舊有法令之束縛,實有諸多窒礙困難之處。譬如FTTX之建設即面對各級政府及具固網獨佔地位之中華電信之限制,阻礙了這項與提升國家競爭力非常相關之基礎建設的正常發展。為了突破這種困境,行政院應打破舊有法令落伍之思維,應以符合國際發展趨勢之技術匯流思維,重組具監理與輔導政策匯合之主管機關,加速修改不合時宜之法規,並積極打造台灣成為世界資、通訊及數位內容產業之重鎮。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