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淺談美國科技政策與計畫績效評估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淺談美國科技政策與計畫績效評估

葉乃菁、康美凰、賴志遠  (2009/07/05)    《台經月刊第32卷第7期》

建構科技政策發展績效指標之目的與重要性

「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 NPM)起源1970年代全球性的石油危機,各國政府財政赤字,使民眾對政府施政的有效性產生質疑,因此興起了該新政府治理典範。「新公共管理」除了鼓勵採用企業管理實務與技巧外,同時強調以顧客服務為導向,並在公共行政體系內引進競爭功能與機制,以俾提升公共治理之效益。諸如公私部門合作、政府組織再造、國營單位民營化及新政府運動等,皆是代表「新公共管理」的具體活動(鄭國泰1997Hughes, 1994)。在「新公共管理」所主張的立論與推動重點中,公共行政之政策品質管理議題廣泛的受到重視,主要強調如何提升政策或行政活動的執行品質與效能,而建立健全的政策評估體系,亦成為各國政府關注的議題。

由於科技推動與發展是表現國家競爭力的重要面向之一,因此建構績效指標以檢視科技政策發展之成效,更是作為永續推動科技發展不可或缺的環節。本文以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為標的,了解其任務、核心價值及科技政策與計畫相關績效評估依據,以作為台灣科技政策與計畫相關績效指標系統建立之參考。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SF)1950年成立之獨立聯邦政府單位,其成立依據為1950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組織法(NSF Act of 1950),主要強調推廣科學發展、提升國家健康福祉及捍衛國防安全,其任務主要投入於創新領域之知識,以及跨領域研究教育相關之理工和教育創新議題。

NSF的核心價值對於組織成員具有不可或缺且持續性的影響力,更是支NSF任務的重要支柱NSF被賦與健全且獨特的核心價值,包括(1)具遠(Visionary):站在未開拓創新領域之先端描繪未來的發展藍圖,實現所有人類的發展潛能,推動任何時地所激發出具有發展性之構想與概念,並鼓勵創造力與首創精神(2)專注卓(Dedicated to Excellence):持續提升發現創新卓越發展機會之能力,政府委託資源之妥善運用,管理多元面向並激發組織發展,獎勵專業成就(3)含括範圍廣(Broadly Inclusive):針對科學家、工程師、教育者、學生及社會大眾等提供服務;探尋與國內外相關單位所有可能合作的發展機會(4)可信(Accountable):業務運作健全且透明,保持行政、管理與督責的品質。檢視美國科技政策與計畫係主要以「總統管理議題(President's Management Agenda, PMA)、「政府績效成果法(Government Performance and Result Act of 1993, GPRA)及「計畫績效評估評比工具(NSF's Program Assessment Rating Tool, PART)為基礎,作為績效評估之依據。


NSF科技政策與計畫相關績效評估依據

(一)美國總統管理議題 

美國總統2001年推動「總統管理議題」(1),其提出的五項重點議題包括(1)人力資本之策略管理(2)具競爭力的採購(3)提升財務績效(4)強化電子化政府(5)績效改進計畫。其主要目的在於:提升各行政機關計畫之績效品質;促使國會與行政部門於制定管理及資源分配之決策的過程中,參考並結合績效資訊,以有效提升政府整體施政績(EOP & OMB, 2002)

科技政策績效評估國家科學基金會GPRAPART工具策略計畫新公共管理計畫管理社經效益指標科技治理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