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陳博志論壇】中央銀行獨立性的追尋

 

台經月刊

 

【陳博志論壇】中央銀行獨立性的追尋

陳博志(台灣大學經濟系名譽教授.台灣經濟研究院顧問)  (2018/03/08)    《台經月刊第41卷第3期》

央行像是三權分立之外的第四權

大部分學者乃至政治人物和一般民眾都認為中央銀行要有獨立性,在很多國家中央銀行的人事任命及職責獨立性的方式都和大法官類似,中央銀行幾乎像是傳統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的政治架構外的第四權。然而,中央銀行的獨立範圍和程度卻有各種不同的主張。本文將分由中央銀行涉及的各種問題,來討論其中分別合適的獨立方式和程度。


以固定任期保障獨立性

中央銀行獨立性的一個重要先決條件,是在包括人事任用和預算等在內的政府體制裡,中央銀行要能避免受到政治及其他外界力量的干預。所以大部分國家都要給中央銀行總裁和理事固定任期的保障,以及預算上較高的自主性,以免中央銀行受到行政和立法部門不當的干預。在這體制的獨立性之外,對央行各種實際工作該給的獨立性,各國和社會上的見解就不一致。


獨立性最早是要防止印鈔票給政府用

央行較早被重視且少有爭議的獨立性,是央行不可直接印鈔票或貸款給政府使用。央行若可印鈔票給政府用,政府就會像是取得一個沒成本也沒預算限制的財源,其結果常是財政和金融的敗壞,以及超高的通貨膨脹。具體的例子是,前幾年非洲南部內陸國家辛巴威那樣主張人民沒錢,所以可由央行印一些給人民用,則不只導致超級通貨膨脹,國家經濟也很可能崩壞。因此在像樣的國家裡,中央銀行通常有不可印鈔票給政府用的法律限制及獨立性。

然而央行還是有其他管道可以支援政府的財政,包括降低利率以方便政府舉債,購買政府債券以使政府能在市場上發行更多債券,以及藉通貨膨脹等方式創造更多盈餘繳庫。這些方法都在央行為調節和安定經濟的合理甚至必要的方法之中,因此央行要藉它們幫財政多少的忙並不易明確規範,而有賴央行做獨立的決定來避免不當地支援政府財政。


設定明確的通膨目標不見得是破壞獨立性

在法制之外,央行的獨立性也可用明確的責任目標來保障。有一些國家規定或約定央行要儘可能達到某個明確的物價上漲率或通膨目標,由於這個目標經常是由行政部門決定而要央行達到,也就是央行失去選擇目標的自主性,因此很多分析央行獨立性的文獻都把這種做法當成央行失去獨立性。但在這目標選定或約定之後,央行卻可拿這目標去拒絕其他的政治干預。所以只要這目標的選定不太短視或過於政治考量,設定明確的通膨目標其實是可提高央行的獨立性。只是明確的通膨目標本身是不是一種好的政策方法,仍有很多不同看法。在目前全球物價上漲率偏低的情勢下,通膨目標也可能無法藉合理的貨幣政策等手段來達成。

央行獨立性貨幣政策通膨目標金融穩定利率調控外部干預政策裁量貨幣供給制度設計研究能力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