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陳博志論壇】招生不足的科系要怎麼辦?

 

台經月刊

 

【陳博志論壇】招生不足的科系要怎麼辦?

陳博志(台灣大學經濟系名譽教授.台灣經濟研究院顧問)  (2024/01/15)    《台經月刊第47卷第1期》

招生人數是一種資源分配的經濟問題

由於20多年來新生兒人數大幅下降,台灣現在每年新生兒人數已不到最多時的一半,這種快速少子化的現象,使提供幼兒及青少年相關服務和產品的各種產業之需求大幅減少、甚至不只減半。其中有些產業可能轉做其他產品或市場,有些產業則可能配合人民所得增加而子女減少的情勢,提高產品的普及率、樣式、品質和價格(陳博志,2014)。但有些產業每位幼兒和青少年所需的產量及品質較固定,每人需求難以大幅增加,因此就可能因為總需求隨少子化大幅下降而陷入困難,其中頗為嚴重的產業之一就是大學。大學少有能力改賣其他產品,所以已有多家學校退場,社會大致也能接受這種市場調整的現象。但最近有些學校停止某些科系的招生則引起不同的聲音,這些主張是否正確,可能被停止招生的科系該何去何從,以及政府是否該介入協助,有一大部分乃是國家資源效率的問題,可以用經濟學來分析(陳博志,2016)。


不少科系停招是符合自由市場的調整

過去這幾年停止招生的科系不少,而這次引起較多討論的是某大學中文系的停招。全國私校工會副理事長尤榮輝先生說,因為少子化及學費長期凍漲,私立大學為求生存勢必採取商業化經營手段,有逐步停招不賺錢的社會及人文系所的危機(自由時報,2023年10月31日)。這種學校可能唯利是圖的擔心有其依據,學校確實不該只努力去辦那些可以讓學校賺大錢的科系。但招不到足夠學生而不賺錢或入不敷出的科系,也可能是學生和社會認為那些科系不值得唸,包括唸了可能找不到工作,或者對自己的生活沒有幫助。這也就是說市場對這科系的教育沒有那麼多需求,因此這些科系減少或停止招生,從自由市場經濟的角度來看也可能是合理的調整。

最近停辦的科系不只中文系,也有觀光會展、餐旅管理以及人工智慧等幾年前仍收得到學生、甚至還有學校爭著開辦的科系。它們現在要停招可能是因為訓練出來的人數已經過多,或者是訓練出來的能力被認為不如預期,所以停辦或停止招生和前幾年的搶著辦一樣,都是反映實際需求的結果,不能說純是學校唯利是圖,社會對這些科系的停招似乎也沒有多少擔心。


不是具有外部利益的學門就不可停止招生

中文系或人文社會乃至法商和基礎科學系所停招會較多人擔心的原因,是這些系所的教育除了學生和學校有私人利益之外,也可能帶給社會一些外部利益,而使其對國家社會的總利益大於私人得到的利益,因此若只因私人利益不足而停止招生,可能會降低全社會的利益。這個道理是正確的,但那類科系的教育是否有外部利益、要停辦的那些學校之系所是否能產生顯著高於一般科系的外部利益,以及是否有更好的方法來進行類似的教育以得到同樣或更多的社會利益,則是我們在討論是否該用政府強制或補貼等方式來維持那些系所招生時要先釐清的問題。

少子化招生問題教育資源分配停招科系自由市場調整外部利益國家資源效率終身學習科系外部性教育政策改革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