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國際政經瞭望】數位轉型篇:推動產業數位轉型政策所需累積的關鍵指標與資料

 

台經月刊

 

【國際政經瞭望】數位轉型篇:推動產業數位轉型政策所需累積的關鍵指標與資料

劉翰璋  (2024/06/10)    《台經月刊第47卷第6期》

AI應用的全民化與其超高速迭代發展,為仍在數位轉型路上的全球企業帶來新的挑戰,各國政策制定者要制定適當的政策協助企業掌握新的數位機會也變得日益困難。觀察國內外推動產業數位轉型政策之經驗,建議加強蒐集與調查國內企業在不同數位技術採用率,並逐步建構完整企業數位程度與企業雲端資料流動及價值的調查資料,以及持續關注各國統計機構在產業數位轉型新的調查方法與研究。

 

隨著感測器與高速網路的普及化,資料被大量地蒐集與累積,同步影響AI技術,特別是機器學習的快速發展,最終在2022年年底藉由生成式AI應用ChatGPT在短時間內引爆全球熱潮。AI應用的全民化與其超高速迭代發展,不但給仍在數位轉型路上的全球企業帶來新的挑戰,對於各國政策制定者而言,要持續在快速變化的環境中制定適當的政策協助企業掌握新的數位機會也變得日益困難。

在此背景下,本文關切的議題是不同先進國當前透過哪些關鍵指標協助其評估與導航產業數位轉型政策的進展,以確保政策走在適當的路徑上,例如政策所用的關鍵績效指標為何。其次,這些指標背後的資料如何蒐集,以及所對應的調查與資料庫為何,使施政者能夠將可靠的資料帶入決策的過程中。最後,比較各國趨勢與我國的現況發展,藉此分析與描繪我國未來持續推動產業數位轉型相關政策所應蒐集的關鍵指標輪廓,以提供政策制定利害關係人參考。

 

各先進國家皆透過關鍵指標協助其評估與導航產業數位轉型政策的進展,如歐盟數位十年政策計畫透過數位羅盤的目標建構系統性追蹤歐盟數位轉型進程,數位羅盤設置四大方位,底下分別設置二至四個關鍵里程碑觀測指標。

 

整體性產業數位轉型評量指引與關鍵議題

因不同產業數位轉型政策所使用的指標繁多,為了避免後續分析過於發散,參考政策評估常用的邏輯模型(logic-model),本文的指標分析架構包含數位投入、數位活動,與數位成效(包含產出、成果與影響)等三個大構面。

另一方面,在細部看各國案例前,本文透過2019年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在代表性的報告《Measuring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中所提出關於產業數位轉型衡量的行動建議(注1),摘要出與數位投入、數位活動與數位成效相關的關鍵衡量議題,作為後續分析各國政策指標的基礎(附表)。

 



附表   OECD對衡量產業數位轉型相關建議
 

行動建議

主題

摘要說明

2

數位轉型經濟效益

企業透過導入數位技術至相關營業流程中,並藉由人力、資金、知識資本的投入方能驅動成效。所以與數位轉型經濟效益相關的資料應先從個體資料之後才會體現在總體。個體的指標中,例如企業成熟度衡量便對於分析數位技術與企業效益非常重要

3

數位轉型對社會目標

和福祉的影響

擴展衡量數位轉型對健康、高齡人口和氣候變化等社會與環境目標的影響。強化ICT取得與使用的調查,以包含精細的變數來理解其對福祉的影響

5

監測支持數位轉型的

核心技術

針對AIIoT和區塊鏈,發展國際統一的定義和分類,持續監控這些數位技術被採用與擴散情形,與對於生產力之影響

6

強化衡量數據與

數據流動

在數據存貨(data stock)與數據流(data flow)探索更多衡量方法,包含對企業營運模式與流程相關數據之衡量


資料來源:OECD (2019)、本研究整理。

數位轉型產業數位化雲端運算人工智慧應用數位基礎建設政策指標企業數位成熟度資料流動監測產業效益國際比較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