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國際政經瞭望】亞洲國家海纜與雲端資料中心發展趨勢

 

台經月刊

 

【國際政經瞭望】亞洲國家海纜與雲端資料中心發展趨勢

馮冠荃.林鈺錡.陳冠婷  (2022/02/14)    《台經月刊第45卷第2期》

   隨著第五代行動通訊技(5G)、智慧物聯網、大數據、雲端應用服務等數位科技的演進,驅動全球數位經(Digital Economy)時代來臨,使得亞洲地區國際頻寬使用量持續增長,根TeleGeography統計2020年亞洲地區頻寬成47%1),且亞洲地區的頻寬成長在全球排名第二,僅次於非洲,而中國(包含香港)、日本和新加坡仍是亞太地區主要網路樞紐。在城市階層,新加坡的頻寬使用和成長是亞太地區的領先者。亞洲內部連網流量,已高於跨太平洋連接流量,成為未來主要戰場。

 

1  亞洲國際頻寬成長趨勢

 

 

亞洲各國推動海纜產業政策及發展現況介紹

(一)海纜發展現況

1.日本

日本是亞太地區的電信樞紐,19世紀末電報網路建設早期階段,日本政府積極建設一個現代化國家,因此認知到與歐洲和北美國家建立溝通管道是重要發展方向,首要目標為修建連接歐洲國家的西向路線,連接歐亞大陸西岸的海底電纜與橫跨歐洲大陸的陸路電報線路。當時,只有一條通過歐洲和大西洋與北美溝通的路線,而這條航線並無法滿足與美國的潛在通信需求。有鑑於此,20世紀初完成興建跨太平洋的海底電纜,並開通與美國直接相連的東向通信線路。根Submarine Cable Networks(2021)顯示,日本擁18個海纜登陸站,主要坐落於東京至千葉縣沿海一帶。日本境內登陸的海纜29條(2),連接地區以美洲及其他亞洲地區為主,少數則連接大洋洲、歐洲及非洲。

 

2  日本海纜與登陸站位置

 

 

2.新加坡

新加坡國土腹地有限,共設有七個登陸站,且多由新加坡國營電力公(Singtel)所持有,根TeleGeography統計顯示,目前共32條海底電纜連接新加坡(3)。因新加坡是海纜系統聯網樞紐,主要連接東亞至南亞、波斯灣、地中海和歐洲等地,少數連結至非洲。資通訊媒體發展(IMDA)是新加坡海纜系統主要監理機構,業者須依照新加坡《電信法(Telecommunications Act)規定,IMDA申請基礎設施營運執(FBO),始得於當地提供服務。

亞洲海纜資料中心國際頻寬數位經濟5G應用智慧物聯網海纜政策雲端服務投資優惠再生能源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