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從前瞻基礎建設,看台灣未來商機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從前瞻基礎建設,看台灣未來商機

李長泰  (2018/01/09)    《台經月刊第41卷第1期》

為了強化民間投資動能,並帶動台灣經濟成長潛力,2017年2月6日蔡英文總統於執政決策協調會議中提出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其後由行政院自3月20日起開始分別公布當中的各項子計畫。希望透過軌道、綠能、數位、水環境以及城鄉等五大建設內容,由政府帶頭興建完善的基礎設施,不僅作為國內投資的先鋒,帶動民間跟進,也將產生外溢效應,讓建設實效加成。

不過該計畫推出後便爭議不斷,除了當中比重最大的軌道建設內容必要性爭議之外,內容與過去政府建設計畫相似之處,或是計畫經費來源,以及各縣市所分配的比重等,均成為各界關注討論的焦點。為了弭平爭議,使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特別預算順利審查,草案先交由立法院六委員會聯合審查(經濟、財政、內政、教育及文化、交通、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並召開六場公聽會,兩次委員會審查,最後在7月6日立法院召開臨時會才三讀通過。

這次通過的內容之中,與原先行政院規劃內容有所不同,將原有的八年新台幣8,900億元規模,改為四年4,200億元,另增加「期滿後,後續預算及期程,經立法院同意後,以不超過前期預算規模及期程為之,並以特別預算方式編列,分期辦理預算籌編及審議」,並且在計畫項目方面原規劃五大建設增加因應少子化友善育兒空間、食品安全、人才培育促進就業等三項建設。據此,本文將透過了解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內容與目前核定及預算編列狀況,討論其中所包含投資商機,供企業進行相關決策參考之用。

 

計畫概述

依據目前立法院通過的《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內容、行政院公布的因應少子化友善育兒空間、食品安全、人才培育促進就業三項建設核定內容,以及2017年4月原核定之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事實上各項計畫預算內容加總已超過新台幣9,000億元(附圖)。其中軌道建設比重46.53%最高,其次為水環境建設比重27.51%,城鄉建設比重15.05%第三,前三大比重加總超過89%,其餘數位、綠能、因應少子化友善育兒空間、食品安全、人才培育促進就業等分配餘下一成一的比重,顯示即使內容增加三項建設計畫,但比重仍明顯偏向有形的基礎建設,除大項目計畫之外,各計畫內容還包含若干子計畫主軸內容。 

前瞻建設軌道經濟水環境工程綠能產業數位基礎設施智慧城市離岸風電公共建設預算產業外溢效益民間投資誘因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