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氣特別報導】2023~2024年台灣整體產業景氣剖析與展望
劉佩真 (2024/01/15) 《台經月刊第47卷第1期》
檢視2024年重點產業景氣走向,國內製造業景氣隨終端需求復甦,且庫存調整告歇而展開復甦態勢,至於服務業景氣將續升、不動產略顯改善、銀行業維持於高檔;而各業仍環繞於美中兩強爭霸的外溢效應、投資策略的轉變、新興商機的爭取、綠色經濟的投入等。展望未來,台灣應運用目前的供應鏈制高點之優勢,強化、槓桿與主要供應國之合作,持續擴大我國半導體業的版圖,以極大化台灣企業的商業利益。
國內經濟成長率在2023年呈現明顯趨緩的態勢,低於原先年初市場預期保2%的態勢;而景氣產業結構的表現上亦呈現出顯著的差異,也就是不同於2022年國內製造業尚有半導體業一枝獨秀的局面,2023年則是製造業當中的傳產、科技產業呈現全面性反轉向下,造成出口連十二黑,直到2023年9月才轉為正成長,批發業也受到製造業的拖累而同步呈現景氣疲弱的局面;不過2023年服務業景氣隨著疫後民眾出門消費、國內出現爆發性旅遊、邊境封鎖解禁引入海外觀光人潮等因素的帶動,使零售業、觀光業、餐飲業營運呈現好轉,當中觀光業、餐飲業營業額成長幅度相對強勁。
展望2024年,有鑑於全球終端應用市場出貨量的上揚,尤其是AI趨勢真正來臨,有利於帶動各供應鏈的訂單,以及整體庫存水位逐步獲得去化,此將使得製造業的出口接單可望出現好轉;而2024年國內服務業中景氣續升或處於高檔的行業居多,例如銀行業、觀光旅遊業表現仍佳,空運業、營造業、文化創意業則持續獲得好轉;至於不動產業景氣則因先前的供需調整、房市政策調控而使得2024年住宅與商用不動產買氣略顯改善,而銀行業由於存放款利差、手續費、企業放款、投資收益表現各有所異,因此預期2024年銀行業景氣可望維持於高檔態勢。
風譎雲詭的經營環境考驗傳產及科技製造業;美中科技戰、AI、ESG、淨零排放、綠能等成為引領未來產業趨勢的關鍵;製造業、服務業景氣持續為一消一長;不動產業呈量縮價盤整;銀行業處於揚升;其他細項產業則漲跌互見。
錯綜複雜的產業經營環境
2023年以來國內產業所面臨詭譎多變的經營環境,包括科技產業的庫存調整時間較預期為長,而需至第四季才可望回到較為健康的水位、各國合縱連橫已使半導體競爭趨於複雜化、半導體業走向去全球化將為行業帶來變局、華為突襲讓美中科技戰進入升級的新回合、Apple供應鏈去中化趨於顯著、ChatGPT帶動AI熱潮使台灣部分供應鏈受惠、我國積極爭取切入全球低軌衛星供應鏈、觀光、餐飲、零售迎來疫後時代的復甦、保險公司應可因應流動性方面的挑戰、國內綠能之太陽能發電持續發展、台灣成立碳交易平台力拚與國際接軌等。
產業景氣、製造業復甦、服務業成長、不動產市場、銀行業表現、半導體業前景、地緣政治影響、碳權交易、低軌衛星、台灣供應鏈優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