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區塊鏈技術對金融發展之衝擊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區塊鏈技術對金融發展之衝擊

黃敬翔  (2019/11/08)    《台經月刊第42卷第11期》

金融發展的新紀元

   近年來金融發展的進程上進入了新紀元,金融科技FinTech成為當紅炸子雞,透過數位化以及智慧化的方式,改善金融領域的效率以及增進獲得金融服務的普及性,與此同時,一個新的技術:區塊鏈也進入了大家的視野。區塊鏈技術由加密演算法,結合對等網路架 (P2P),並採用分散式儲存,配合共識機制,形成一種按照時間順序將資料區塊相連的方式,組合成的一種鏈式資料結構,可說是一套整合跨領域技術的基礎建設。區塊鏈帶著所謂的加密貨幣、去中心化、難以竄改、分散式帳本、智能合約等特徵,進而影響到各個產業,其中,就以金融領域最為人所關注以及期待,這樣的技術究竟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與衝擊?

   根據20198IDC公布的最新報告,預2023年全球在區塊鏈解決方案上的支出將159億美元,且2018~2023年間,區塊鏈支出的五年複合年成長率60.2%,其中銀行業支出在整個預測中約占全球總支出30%,同時也預估最大的兩個應用分別是跨境支付與結算以及貿易融資;研究機Gartner9月時公布2019年區塊鏈商業發展週期報告(Hype Cycle for Blockchain Business),也特別點出三大區塊鏈技術應用的產業,其中之一正是銀行和投資服務業Gartner研究副總David Furlonger表示,金融業大多使用認許制區塊鏈,這是為了符合當前金融產業的監管需求,同時也指出,在非技術層面上仍有許多工作需要進行,例如標準、監管框架和區塊鏈組織結構等。

   傳統的金融交易流程由交易發起、驗證、審批、合約簽訂、交易處理、帳務處理至交易完成的過程中,其存在人工發起、人工驗證、訊息分散、多方驗證單位介入、紙本作業等,這使得金融交易存在交易時間遲滯、詐欺和操作風險等痛點。在區塊鏈技術導入後,人工驗證以及審批工作將可更自動化地處理,智能合約可提供足夠的自動運行能力,分散式帳本的應用更有效提高資料可信度,區塊鏈技術藉此提升金融交易流程的效率。

區塊鏈數位轉型金融科技跨境支付貿易融資供應鏈金融智能合約分散式帳本金融監管聯盟鏈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