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匯流變動下的電影還是電影嗎?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匯流變動下的電影還是電影嗎?

蕭景方  (2019/09/09)    《台經月刊第42卷第9期》

   自線上影音平台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後,觀影民眾由戲院大螢幕轉戰為小螢幕之行動裝置,串流服務的市場競爭愈趨激烈,促使許多OTT國際平台NetflixAmazon等為鞏固其市場地位,業務範疇由訂閱制的串流服務,逐漸挹注資金投入原創電影。而OTT平台擁有原創電影發行權,部分電影首映方式採取與院線以及平台同時播映,甚至於線上平台全球首映,打破傳統對於電影須先於多家戲院上映之認知,使得傳統戲院獨享90天窗口期逐漸縮短,引起各國戲院之反彈並限制其播映,也在重要影展上引發參展與或獲獎資格的熱議。

   然而,這些線上平台的原創電影,無論是製作規模、拍攝手法與作品內容和傳統電影相同,差異點僅為發行模式的不同,再加上串流服務規模不斷成長,電影內容與OTT平台未來的關係將更加緊密,而對「電影」定義與詮釋的話語權,也勢必在既有電影產業OTT平台間有更多的競爭及拉鋸。

   此外,依據2018年法國國家電影中(CNC)報告顯示,因法國國內人口結構的變化,少子化的衝擊使得傳統電影消費族群人數逐漸減少,整體電影目標年齡層20~35轉變40歲以上,使得整體電影需求族群產生變化。而映演業者為增加民眾消費頻率以及擴大目標族群,透過引進智慧自動化的硬體設備與新興技術、改良空間場域,深化個人觀賞電影之體驗,形成沉浸、互動的觀影模式,也顛覆過往對於「電影」本身之定義。
 

全球映演端新技術與模式之應用

   自NetflixAmazon等強勢國際影音平台出現後,民眾觀影行為與情境逐漸由傳統戲院移轉至線上影音平台,除衝擊單一影片票房收入,更加衝擊映演業者的整體收益,依據2017年影視廣播內容產業調查及趨勢研究2018年產業動態統計」顯示,目前映演業者的主要收益來源有九成以上為電影放映收入。也因此,各國映演業者為維持其收入來源,逐漸嘗試提升硬體設備以及應用新的技術,提高民眾進戲院觀看之意願,以下將介紹目前全球所應用與開發的新技術:

OTT平台數位匯流沉浸式觀影電影產業轉型戲院創新VR電影4DX技術觀影行為變遷串流媒體影視內容變現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