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景氣特別報導】2015~2016年台灣經濟景氣回顧與展望

 

台經月刊

 

【景氣特別報導】2015~2016年台灣經濟景氣回顧與展望

孫明德  (2016/01/20)    《台經月刊第39卷第1期》

回顧

   由於國際油價2014年下半年大跌,有利於全球先進經濟體如歐、美、日經濟表現,各界也預期這將有利於台灣出口擴張及內需成長。不料,油價下跌的結果卻讓台灣「未蒙其利,先受其害」,不只出口貿易數據受產品價格大跌影響20154月起多月呈現兩位數下滑,內需消費未因交通支出減少而擴張,甚至在第三季也由溫轉冷,增添了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讓台灣經濟再度陷入預測與實際「開高走低」的窘況,前三季經濟成長率4.04%0.57%,降-0.63%,全年陷入「保一」挑戰。以下2015年台灣經濟數據進行回顧分析,並結IMF等國際預測機構2016年經濟展望,2016年國內經濟情勢加以預測,並分析可能影響此一結果的不確定因素。

 
(一)貿易情勢

   在台灣各項數據中,2015年最出乎意料的首推貿易,由於國際油價及原物料價格大跌,使得台灣出、進口金額大受影響,累1~10月出口金額2014年同期衰退9.6%,進口則大16.8%,讓實體經濟面臨挑戰。就出口產品項目及地區別加以分析,可以看出表現較差者以能資源及原物料相關地區及產品為主。例如20151~10月台灣出口礦產品、化學品、塑橡膠以及基本金屬產品,分別較上年同期減少42.2%17.0%12.2%11.7%,出口國家及地區則以俄羅斯、巴西及印度等金磚三國衰退19.9%最高,其次為中東13.9%及東協六國13.8%。此外,占台灣出口比重1/3的電子產品20151~10月也衰退3.3%,其原因可能是由於電子產品創新2015年已遭逢瓶頸,買氣不如往年理想,使得電子零組件銷售也無法持續擴張。

   在進口部分,由於出口表現不佳影響了衍生需求,加上原物料價格大跌,讓農工原料在20151~10月進口減少22.6%,原本1~5月進口呈現衰退之資本設備成長率6~8月上揚1~10月累計2014年衰退1.7%,消費品則仍4.7%成長。不過,若進一步探討扣除油價所造成的影響,台灣出、進口是否確實衰退?無論出口或進口,其金額或數量指數成長率2014年前三季都相差不大,但自油價下跌後,兩者便開始呈現差距,特別是數量指數的減幅低於金額的減幅。例如20151~10月,台灣出口金額較上年同期減9.6%,但同時期數量指數卻僅減4.2%,進口部分差距更大1~10月金額年減率高16.8%,數量指數卻2014年同期近乎持平,由此可以看出,台灣貿易表現受到本波油價大跌影響甚巨(1)。

 

1  台灣出進口金額與數量指數年增率


(二)生產與投資

   由於貿易數據惡化,也影響了台灣廠商的生產表現與投資信心,累計20151~10月工業生產2014年同期減0.84%;製造業減0.56%。單10月數據而言,單月工業生產指數201410月減6.15%,減幅2015年以來最大;製造業指數減6.35%。其中因國際景氣走弱導致鋼品、電子產品、機械產品需求下滑,加上國際競爭激烈,積體電路、液晶面板、金屬、電腦電子產品、機械等均衰退超過雙位數。另在投資部分,在台灣經濟結構中,民間投資成長率不僅直接影響經濟成長,也帶動就業及民間消費,更是後期貿易表現的領先指標,而這項數據也能由進口資本設備加以觀察。2014年前三季,進口資本設備都有明顯成長,使得當年度內需及外貿都有較佳表現。不過20152~5月進口資本設備年增率大幅下滑,便直接衝擊第二及第三季台灣經濟表現,直6月起方有所好轉,不9月進口資本設備又再度下跌,投資信心仍未見恢復。

台灣經濟出口衰退內需疲弱國際油價全球貿易投資信心美國升息中國經濟總統大選政策變數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