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技術前瞻發展趨勢與國外經驗借鏡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技術前瞻發展趨勢與國外經驗借鏡

林欣吾  (2005/04/05)    《台經月刊第28卷第4期》

根據新近經濟發展理論與實證觀察,研發及創新投入已成為國家及產業經濟持續發展的必要投入。然而,就一個國家研發及創新投入的資源分配而言,由於資源所要投入的方向,相關的市場不甚完備或者尚未存在,因此缺乏健全的市場機制,協助相關資源投入作有效分配。

事實上,為了協助相關決策的進行,近年來已有許多國家採用技術前(technology foresight)的方法,透過較為科學且系統性的資訊彙集與分析過程,將所得結果作為一個國家研發及創新投入資源配置的參考。

本文的目的,即在於回2000年以後各國進行技術前瞻的目的及方法,這些案例包括了日本、英國、德國及南韓等國,上述國家進行技術前瞻的歷史長短不一,但是從這些國家的執行歷史中,卻可以發掘一些值得參考的經驗,並針對這些技術前瞻案例進行彙整分析,從近期創新理論的基礎進行檢視,以為我國未來思考相關政策時之借鏡。

 

技術前瞻是進行技術預測、建立科技願景,以及資源配置的系統性方法

過去經濟學家對於資源的最適配置,多不斷強調「市場機能」的優點。然而,在現實的環境中,除非市場相關運作機制已經相當成熟,否則即使交由市場機制解決,還是會發生資源錯置的情形。就一個國家研發及創新投入的資源分配而言,由於資源所要投入的方向,相關的市場本來就不存在或者仍不甚完備,更遑論有任何成熟而健全的市場機制,可以協助相關資源投入作有效分配。

對於技術前瞻,在早期經常被認為僅是在於進行技術發展方向預測的一種方法,但是近年來隨著對於創新行為有更為深刻的觀察,而且創新系統的概念成為創新政策的重要理論基礎後,已經使得技術前瞻的目的、定位及作法有了相當的轉變。特別是部分國家在將技術前瞻當作進行研發創新資源配置的決策支援機制時,甚至會考量到其國家既有的創新能量、產業結構及預定的產業發展目標等等不同面向的特性,並且還會反覆學習、改進及重新設計成為適於該國進行科技與發展方向決策的支援機制。

技術前瞻科技創新資源配置Delphi法文獻統計分析情境分析法產業發展定位跨領域合作共識形成創新理論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