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亞洲政經瞭望】中國製造業在全球分工地位的評估及影響因素分析

 

台經月刊

 

【亞洲政經瞭望】中國製造業在全球分工地位的評估及影響因素分析

周大鵬(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黎宇軒(華東交通大學國際學院國際會計專業學生)  (2015/07/20)    《台經月刊第38卷第7期》

國家出口複雜度反映了一國的出口商品結構,而產業和產品複雜度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該出口產業或出口產品的技術水準以及國際分工地位(黃永明等,2012)。有學者利用該方法計算中國2001~2009年24個製造行業的出口複雜度,並以此衡量各行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邱斌等,2012)。出口複雜度的提升不僅意味著一國出口品的品質及技術水準提高,還表現在全球價值鏈上的躍升,從而提高一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

 

製造業出口複雜度的計算方法

(一)出口複雜度計算方法

根據Hausmann等(2005),出口複雜度的計算需分成兩步驟:首先計算產品複雜度(PRODY),然後再計算出口複雜度(EXPY)。

產品複雜度計算公式為:

PRODYk=img1 

其中,下標k表示可貿易品種類;xjk表示j國k產品的出口額;Xj表示j國出口總額,Yj表示j國人均GDP。產品複雜度指數是比產品技術密集度含義更廣的概念,產品的技術密集度主要與製造業自身的研發活動相關,而在知識經濟時代,研發活動所獲得的知識只是全部知識的一部分,其他很大一部分知識的累積和發展則體現在製造業的各種服務活動中。這一概念是對資本密集度、技術密集度和服務要素密集度的綜合衡量。

出口複雜度計算公式為:

EXPYi=img2

其中,下標i表示產業類別;Xji表示j國i產業總出口額。

(二)基於知識的產業分類及其對製造業出口複雜度計算的重要性

此處需要說明的是製造業產業類別的劃分標準問題,從權威性和普及度來看,由聯合國統計司設計的國際標準產業分類(ISIC)無疑是最值得考慮的。但是ISIC並沒有充分反映知識及服務要素對不同製造業行業的影響,而就本文研究的主題而言,服務對製造業的影響恰恰是考察的重點。

有鑑於此,本文借鑑了Pavitt (1984)的產業分類法。Pavitt分類法考察了製造業不同細分行業的技術活動差異,以及由此導致之創新活動的差異,並據此將製造業細分為四個種類:供應商主導型(Supplier dominated manufacturing)、規模經濟型(Scale-intensive manufacturing)、科技主導型(Science-based manufacturing)和專業製造型(Specialized suppliers manufacturing)(表1)。

出口複雜度製造業升級服務中間品全球價值鏈產業分類服務業開放Pavitt分類金融服務國際分工貿易自由化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